MY字典>汉语词典>三严的分词解释
sānyán

三严

三严读音为 sān yán。意思是:唐代皇帝御朝前捶鼓三次,以示警戒,并按照一﹑二﹑三鼓进行相应准备,谓之三严。

繁体三嚴

拼音sān yán

注音ㄙㄢ ㄧㄢˊ

词语分解

三严sān yán
词典解释
唐代皇帝御朝前捶鼓三次,以示警戒,并按照一﹑二﹑三鼓进行相应准备,谓之三严。
分词解释
皇帝:
最高封建统治者的称号。在我国皇帝的称号始于秦始皇。
警戒:
①告诫人使注意改正错误。也作警诫。
②军队为防备敌人的侦察和突然袭击而采取保障措施:警戒哨ㄧ加强警戒。
相应:
①互相呼应、适应:同声相应|首尾相应|正文作了改动,目录也要相应调整。
②符合:一言不相应,文吏以法绳之|出秘书百篇以校之,皆不相应。
准备:
1.事先计划、筹备。
2.预备:设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