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字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一倡一和

一倡一和

《诗.郑风.萚兮》:“叔兮伯兮,倡予和女。”谓一个先唱,一个和声,形容两人感情相通。后多比喻两人相互配合,彼此呼应。《警世通言.王娇鸾百年长恨》:“自此一倡一和,渐渐情熟,往来不绝。”


并列 和,应和。原指两人情感合拍,后多指两人勾结,彼此鼓呼。语本《诗·郑风·萚兮》:“叔兮伯兮,倡予和女。”高和《越轨诉讼》:“赵雅兰知道他在胡编乱吹,也明白了他的用意,就开始跟他~:‘啊,你说的就是在舞厅里拉我跳舞的那两个小子。’”※和,不读作hé。△贬义。多用于态度、主张方面。 →一鼻孔出气 遥相呼应 ↔截然不同。也作“一唱一和”。


【词语一倡一和】  成语:一倡一和汉语词典:一倡一和

猜你喜欢

  • 潘郎鬓

    源见“潘安白发”。谓头发早白。多借指年华流逝,身心早衰。宋史达祖《齐天乐.白发》词:“秋风早入潘郎鬓,斑斑遽惊如许。”明唐顺之《十五夜旅怀》诗:“镜有潘郎鬓,囊无季子裘。”【词语潘郎鬓】   汉语大词

  • 罔极深恩

    源见“顾复”。指父母的无穷恩德。清 黄图珌《堂上翁.思亲》曲:“惭!未报罔极深恩,徒增那望云之感。”

  • 采薇翁

    源见“采薇”。借指隐居老人。宋苏轼《自普照游二庵》诗:“作诗寄谢采薇翁,本不避人那避世。”

  • 青囊

    同“青囊书”。唐元稹《易家有归藏判》:“甲志敦素履,学洞青囊,不言非圣之书,忽招诬善之告。”【词语青囊】   汉语大词典:青囊

  • 闻鸡寝兴

    同“闻鸡起舞”。唐元稹《纪怀赠李六户曹崔二十功曹五十韵》:“运甓调辛苦,闻鸡屡寝兴。”

  • 向若惊叹

    同“向若而叹”。宋辛弃疾《哨遍.秋水观》词:“渺沧溟,望洋东视,逡巡向若惊叹,谓我非逢子。大方达观之家,未免长见,犹然笑耳。”

  • 河阳景

    同“河阳一县花”。南唐李中《新喻县酬王仲华少府见贻》诗:“每惭花欠河阳景,长愧琴无单父声。”

  • 乌衣之游

    同“乌衣宴会”。《梁书.萧介传》:“介性高简,少交游,惟与族兄琛、从兄眎素及洽、从弟淑等文酒赏会,时人以比谢氏乌衣之游。”王闿运《罗季子诔》:“乌衣之游,惟余最密;青青子衿,劳思何极!”偏正 指亲属间

  • 煮鹤烧琴

    源见“烧琴煮鹤”。比喻糟蹋美好的事物,大杀风景。清孔尚任《桃花扇.骂筵》:“赏心亭上雪初融,煮鹤烧琴宴巨公。”见“焚琴煮鹤”。唐·韦鹏翼《戏题盱眙壁》:“岂肯闲寻竹径行,却嫌丝管好蛙声,自从~后,背却

  • 以意逆志,是为得之

    逆:揣测。 读诗者用自己的体会去推测作诗者的本意,这就对路了。 意谓读者要善于体会作者的意图。语出《孟子.万章上》:“故说《诗》者不以文害辞,不以辞害志。以意逆志,是为得之。”宋.桂舟《自知集序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