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字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一阔脸就变

一阔脸就变

阔:本为阔绰,富有。这里指政治地位上升。 人一变阔,就摆架势,翻脸不认人。 形容政客嘴脸。语出鲁迅《赠邬其山》:“廿年居上海,每日见中华。有病不求药,无聊才读书。一阔脸就变,所砍头渐多。”涂怀章《彩色思路.年历情》:“滴水之恩,涌泉相报。切勿‘一阔脸就变’,‘人走茶就凉’。”


猜你喜欢

  • 鵷班鹭序

    源见“鹭序鵷行”。本指朝臣的行列,亦泛指行列。清孔尚任《桃花扇.哄丁》:“趋跄环佩,鵷班鹭序旋转。”

  • 学贯天人

    参见:学究天人主谓 谓学问渊博,贯通天理与人道。朴趾源《农说》:“紫阳夫子,~。”△褒义。多用于赞扬有知识人。→学富五车 ↔学浅才疏 才疏学浅 学疏才浅 学究天人 学际天人【词语学贯天人】

  • 对屠门而大嚼

    见“过屠门而大嚼”。【词语对屠门而大嚼】  成语:对屠门而大嚼汉语大词典:对屠门而大嚼

  • 耳濡目及

    同“耳濡目染”。明吴承恩《开府介川毛公德政颂》:“凡此诸条,耳濡目及,默化阴孚,匪言可悉。”见“耳濡目染”。【词语耳濡目及】  成语:耳濡目及汉语大词典:耳濡目及

  • 行苇

    《诗.大雅.行苇》:“敦彼行苇,牛羊勿践履。”按,古文毛序以为泛言周王朝先世之忠厚,今文三家遗说则以为专写公刘的仁德。后遂用为仁慈的典实。多用于称颂朝廷。汉班彪《北征赋》:“慕公刘之遗德,乃行苇之不伤

  • 鸮音化泮林

    源见“泮林革音”。谓环境好能使改恶从善。清魏源《圣武记》卷十二:“驭夷得其情,可使鸮音化泮林,中孚格蛮貊。”

  • 南董直笔

    源见“太史简”、“董狐直笔”。谓治史忠于史实,直笔不讳。《隋书.魏澹传》:“但道武出自结绳,未师典诰,当须南 董直笔,裁而正之。”

  • 六月兵

    《诗经.小雅.六月》:“六月栖栖,戎车既饬。”《六月.序》:“《六月》,宣王北伐也。”此是《六月》诗首章前二句,意为:六月检阅真忙碌,兵车都已经好好齐饬。《六月》小序云是咏“宣王北伐”。后用为咏王师出

  • 十步之内,必有芳草

    汉刘向《说苑.谈丛》:“十步之泽,必有香草;十室之邑,必有忠士。”后因以“十步之内,必有芳草”比喻处处都有人才。《隋书.炀帝纪上》:“方今宇宙平一,文轨攸同,十步之内,必有芳草,四海之中,岂无奇秀!”

  • 泽车款段

    源见“跕鸢”。谓甘于坐乘一般的车马,处下位而生活平静。明张佳胤《乌蛮滩》诗:“铜柱功名倘难就,泽车款段任吾之。”【典源】《东观汉记·马援》:“马援击交阯,从容谓官属曰:‘吾从第少游尝哀吾慷慨多大志,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