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丈之木
战国时商鞅立三丈之木,悬赏募民搬运以取信于民的故事。《史记.商君列传》:“令既具,未布,恐民之不信,已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,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。民怪之。莫敢徙。丨复曰‘能徙者予五十金’。有一人徙之,辄与五十金,以明不欺。卒下令。”
战国时商鞅立三丈之木,悬赏募民搬运以取信于民的故事。《史记.商君列传》:“令既具,未布,恐民之不信,已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,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。民怪之。莫敢徙。丨复曰‘能徙者予五十金’。有一人徙之,辄与五十金,以明不欺。卒下令。”
人生最难得的是顺适自己的志趣,而不需追求名誉官爵。《晋书.张翰传》:“翰因见秋风起,乃思吴中菰菜、莼羹、鲈鱼脍,曰:‘人生贵得适志,何能羁官数千里以要名爵乎!’”
同“折臂三公”。清赵执信《坠马》诗之二:“学士瓦全真觉幸,三公臂折转忧迟。”
牙齿稀疏。《文选.宋玉.登徒子好色赋》:“齞唇历齿。”李善注:“历,犹疏也。”刘良注:“历齿,谓齿稀疏也。”《后汉书.列女传》:“而或儿曹蓬发历齿,未知礼则,见客而有惭色。”【词语历齿】 汉语大词
宋.孙光宪《北梦琐言》卷七:“或曰:‘相国(指郑棨)近有新诗否?’”对曰:‘诗思在灞桥风雪中驴子背上,又程羽文《诗本事》’诗思‘:“孟浩然诗思在灞桥风雪中驴子背上。”钟嗣成《录鬼簿》“马致远”条,著录
源见“人面桃花”。指相倾慕的美丽少女。宋刘镇《水龙吟.丙戌清明》词:“前度桃花,去年人面,重门深闭。”
源见“王乔控鹤”。借指超凡的美妙乐曲。清吴雯《简方山先生》诗:“吾欲溯元化,同奏缑山笙。”
《艺文类聚》十一引《鬻子》:“禹投一馈而七起,曰:‘吾不恐四海之士留于道路也,恐其留吾门也。’是以四海之士皆至。”《淮南子.汜论训》:“禹之时以五音听治,置鞀以待四方之士……当此之时,一馈而十起,一沐
源见“桑榆”。谓年近垂老。清孔尚任《桃花扇.馀韵》:“六十岁,花甲周,桑榆暮矣!”【词语桑榆暮】 汉语大词典:桑榆暮
参见:李猫【词语人猫】 汉语大词典:人猫
见〔君子以自强不息〕。述补 努力地自求上进,永不懈怠。语出《易经·乾》:“天行健,君子以自强不息。”叶志坚《杂色雨》:“人,似乎不能对物质生活盯得太累;人需要的是振奋精神,~,否则,钱再多,生活也是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