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庄子.则阳》:“方且与世违而心不屑与之俱,是陆沉者也。”郭象注:“人中隐者,譬无水而沉也。”后因以“陆沉”喻隐居。北周庾信《幽居值春》诗:“山人久陆沉,幽径忽春临。”明唐寅《赠南野》诗:“我亦陆沉斯
《三国志.吴书.孙坚传》注引《吴书》:“母怀姙坚,梦肠出遶吴昌门,寤而懼之,以告邻母。邻母曰:‘安知非吉征也?’”孙坚母怀坚时,梦肠遶吴门。后以“肠遶吴门”为咏生贵子之典。宋.陆游《剑南诗稿》卷一《出
源见“蛮触交争”、“蚊睫”。蜗牛的角,蚊子的眼睫毛。形容极为狭小的境地。北周庾信《小园赋》:“陆机则兄弟同居,韩康则舅甥不别。蜗角蚊睫,又足相容者也。”并列 蜗牛的角,蚊子的眼睫毛。形容极为狭小的境地
见“文房四宝”。【词语文房四士】 成语:文房四士汉语大词典:文房四士
源见“子夏衣”、“百结”。形容衣服破烂不堪。宋赵蕃《大雪》诗:“鹑衣百结不蔽膝,恋恋谁怜范叔贫?”主谓 鹑,鹌鹑鸟,它的尾秃,如同补缀连结似的。结,悬挂连缀。形容衣服破烂。语本《荀子·大略》:“子夏贫
同“凯风寒泉之思”。《隶释.汉敦煌长史武斑碑》:“孝深《凯风》,志洁《羔羊》。”南朝 宋谢庄《宋孝武宣贵妃诔》:“纯孝擗其俱毁,共气摧其同栾。仰昊天之莫报,怨《凯风》之徒攀。”【词语凯风】 汉语大
源见“孟宗泣笋”。称扬孝亲至诚动天地。清袁枚《上尹制府乞病启》:“萱爱家乡,种河阳而不茂;笋生冬日,觉梓里之尤甘。”
同“相濡以沫”。清曾国藩《广东嘉应州知州刘君事状》:“嘘枯养瘠,相濡以泽。”见“相濡以沫”。清·曾国藩《广东嘉应州知州刘君事状》:“嘘枯养瘠,~。”【词语相濡以泽】 成语:相濡以泽汉语大词典:相濡以
《孟子.梁惠王上》:“王坐堂上,有牵牛而过堂下者。王见之曰:‘牛何之?’对曰:‘将以衅钟。’王曰:‘舍之。吾不忍其觳觫,若无罪而就死地。’”赵岐注:“觳觫,牛当到死地处恐貌。”后以“觳觫”借指牛。唐皎
借指儒家古文经典。唐杜甫《别李义》诗: “子健文笔壮,河间经术存。” 参见:○河献征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