源见“南风不竞”。称衰微之音。章炳麟《辨诗》:“自中唐以降者,死声多矣。”【词语死声】 汉语大词典:死声
同“鸡林诗价”。杨锡章《西江月.天梅变雅楼三十年诗征题辞》词:“鸡林声价笔生香,海外闻风倾向。”【词语鸡林声价】 汉语大词典:鸡林声价
《汉书.艺文志》:“《古文尚书》者,出孔子壁中。武帝末,鲁共王坏孔子宅,欲以广其宫,而得《古文尚书》及《礼记》、《论语》、《孝经》凡数十篇,皆古字也。”汉朝鲁共王刘余,曾在孔子旧宅壁中得到古文经书。后
同“李膺舟”。唐许浑《寄献三川守刘公》诗:“花深穉榻迎何客,月在膺舟醉几人?”【词语膺舟】 汉语大词典:膺舟
源见“韩康卖药”。谓高士避名而名著。宋陆游《书意》诗:“一事尚须深自咎,街头儿女识韩康。”
源见“温柔乡”。指处于温暖适意之境。清归庄《感事寄二受翁》诗之二:“病闻妙道加餐稳,乡入温柔娱老宜。”
评论人物,定其高下。《后汉书.许劭传》:“劭与靖俱有高名,好共核论乡党人物,每月辄更其品题,故汝南俗有‘月旦评’焉。”靖:许劭的从兄许靖。【词语品题】 汉语大词典:品题
源见“田家荆合”。比喻兄弟和睦。明高明《丁酉二月二日访仲仁仲远仲刚贤昆季别后赋诗以谢》诗:“玉树郎君宜采服,紫荆兄弟正青年。”
《汉书.枚乘传》:“泰山之霤穿石,单极之䋁断干,水非石之钻,索非木之锯,渐靡使之然也。”后因以“水滴石穿”比喻坚持不懈,集细微之力成就难能之功。亦比喻小错误日积月累就会演变为大错误。宋罗大经《鹤林玉露
并列 凌,直上。耸越溪谷,直上云霄。比喻出人头地。《旧唐书·房玄龄传》:“仆观人多矣,未有如此郎者,当为国器,但恨不见其~耳。”△褒义。多用于称赞志向高远的人。→壮志凌云 气冲霄汉 ↔胸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