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字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不耻不若人,何若人有

不耻不若人,何若人有

若:如,及。 不以赶不上别人为羞耻,怎么能赶上别人呢?语出《孟子.尽心上》:“孟子曰:‘耻之于人大矣,……不耻不若人,何若人有?’”明.李贽《焚书.书答.寄答耿大中丞》:“所谓耻其言而过其行者非耶?所谓不耻不若人,何若人有者又非耶?”也单引〔不耻不若人〕。清.谭嗣同《思纬氤氲台短书.报贝元征》:“无怪西人谓中国不虚心,不自反,不自愧,不好学,‘不耻不若人。’至日为不痛不痒顽钝无耻之国。令人愧怍无地自容。”


猜你喜欢

  • 和商鼎

    源见“盐梅和鼎”。借以咏梅。唐羊士谔《东渡早梅一树岁华如雪酣赏成咏》:“晚实和商鼎,浓香拂寿杯。”

  • 亭亭而立

    见“亭亭玉立”。刘亨辉《但愿人长久》:“站在我面前的是一个穿着绿色连衣裙、~的姑娘。”

  • 后进领袖

    参见:季彦领袖偏正 晚辈中的最优秀人才。《晋书·裴秀传》:“时人为之语曰:‘~有裴秀。’”△褒义。多用于人才方面。→后起之秀【词语后进领袖】  成语:后进领袖汉语大词典:后进领袖

  • 绕梁尘

    源见“馀音绕梁”、“歌落梁尘”。借指优美动人的歌曲。宋史浩《鹧鸪天.次韵陆务观贺东归》词:“竹叶美,菊花新,百杯且听绕梁尘。”

  • 遗表不死

    三国.蜀.诸葛亮《后出师表》:“臣鞠躬尽力,死而后已。至于成败利钝,非臣之明所能逆覩也。”《三国志.蜀书.诸葛亮传》:“…相持百余日。其年八月,亮疾病,死于军,明年五十四。……”三国时,蜀相诸葛亮在《

  • 黄庭诀

    《旧唐书.经籍志下》:“《老子黄庭经》一卷。”《黄庭经》为道教经书,是修道成仙必读的口诀。后遂用为咏道士修仙之典。唐.姚合《哭砚山孙道士》:“永秘黄庭诀,高悬漉酒巾。”唐.孟郊《伤哉行》诗:“岂知黄庭

  • 胸中百万兵

    同“胸中甲兵”。元王实甫《西厢记》二本二折:“为甚俺莺娘心下十分顺,都只为君瑞胸中百万兵,越显得文风盛。”【词语胸中百万兵】  成语:胸中百万兵汉语大词典:胸中百万兵

  • 韩市呼天

    指战国时刺客聂政的姐姐聂荣献身为弟扬名的故事。《史记.刺客列传》:聂政刺杀韩相侠累后,自己刮破脸面,挖出眼珠,剖腹而死。韩国以重赏寻求能认出杀侠累的人。聂荣得知后,赶到韩国,曰:“士固为知己者死,今乃

  • 枉错

    《论语.为政》:“举直错诸枉,则民服;举枉错诸直,则民不服。”后因以“枉错”指举直错枉,任贤去佞。晋潘岳《关中》诗之一:“於皇时晋,受命既固。三祖在天,圣皇绍祚。德博化光,刑简枉错。”【词语枉错】  

  • 刎颈之交

    刎颈(wěnjǐng稳景):割脖子。交:交情。此典指廉颇和蔺(Lìn躏)相如成为如割脖子那样生死与共之好友。后以此典比喻生死与共的好朋友。战国时,赵国在赵惠文王执政下,有文臣蔺相如、武将廉颇两位大臣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