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字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丰城龙剑

丰城龙剑

同“丰城宝剑”。金元好问《赠答平阳仇舜臣》诗:“沧海骊珠能几见,丰城龙剑不终藏。”丰,一本作“酆”。


【典源】 晋·王嘉《拾遗记》卷十:“昔吴国武库之中,兵刃铁器,俱被食尽,而封署依然。王令检其库穴,猎得双兔,一白一黄,杀之,开其腹,而有铁胆肾,方知兵刃之铁为兔所食。王乃如其剑工,令铸其胆肾以为剑,一雌一雄, 号‘干将’者雄, 号‘镆鎁’者雌。 其剑可以切玉断犀,王深宝之,遂霸其国。后以石匣埋藏。及晋之中兴,夜有紫气冲斗牛。张华使雷焕为丰城县令,掘而得之。华与焕各宝其一。试以华阴之土,光耀射人。后华遇害,失剑所在。焕子佩其一剑,过延平津,剑鸣飞入水。及入水寻之,但见双龙缠屈于潭下,目光如电,遂不敢前取矣。”《太平御览》卷三四四引南朝宋·雷次宗《豫章记》曰:“吴未亡,恒有紫气见于牛斗之间,占者以为吴方兴,唯张华以为不然。及平,此气愈明。张华闻雷孔章妙达纬象,乃要宿,屏人问天文将来吉凶,孔章曰:‘无他象,唯牛斗之间有异气,是宝物之精,上彻于天耳。’‘此气自正始、嘉平至今日,众咸谓孙氏之祥,唯吾识其不然,今闻子言,乃正与吾同。今在何郡?’曰:‘在豫章丰城。’张遂以孔章为丰城令,至县移狱,掘深二丈,得玉匣,长八九尺,开之得二剑:一龙渊,二即太阿。其夕牛斗气不复见。孔章乃留其一匣龙渊而进之,剑至,张公于密发之,光焰晔晔,焕若电发。后张遇害,此剑飞入襄城水中。孔章临亡,诫其子恒以剑自随。后其子为建安从事,经浅濑,剑忽于腰中跃出,初出犹是剑,入水乃变为龙,逐而视之,见二龙相随而逝。” 《晋书·张华传》亦载,文有不同。

【今译】 传说从前吴国武库中有二兔,食兵刃之铁,长有铁胆肾,吴王让工匠将其胆肾铸为剑。后以石匣埋藏起来。至晋代,吴地经常有紫气上冲于牛、斗两宿之间。张华 (字茂先) 认为那里有宝物,他听说雷焕 (字孔章) 精通天文术数,向他请教。雷焕说:“天上牛、斗之间有异气,是宝物的精气。”张华于是派雷焕去豫章郡丰城县担任县令,雷至县狱底,掘出玉匣,中有两柄宝剑,自剑掘出之后,牛、斗间光气不再出现。雷焕自留一柄,送给张华一柄。后来张华遇害,剑飞入襄城水中。雷焕之子佩剑经延平津时,剑忽然从腰间跃出入水,派人下水去寻找,只看见水底有两条龙互相盘绕,慢慢逝去。

【释义】 后以此典形容宝贵珍奇之物或才能杰出的人; 或形容人才遭到埋没,未被重用; 或形容亲人、友人分离、聚合; 或借称人去世。

【典形】 冲斗剑、冲星剑、动牛斗、斗间紫气、斗牛光焰、丰城龙剑、丰剑、丰匣、丰狱剑、丰狱气、干牛斗、光连斗气、合剑龙津、剑出丰城、剑化、剑龙、剑水二龙、剑跃双龙、雷公剑、雷剑、龙飞剑匣、龙光射牛斗、龙归剑杳、龙剑、龙剑合延津、龙跃平津、埋丰、埋剑、茂先剑、南斗龙光、射斗、射斗牛、双剑、双龙、星辰剑、星剑、延津剑、延平双剑、张华剑、张华识、张雷识剑光、斗牛光、神光上斗牛、神剑跃平津、剑合双龙、丰城剑、剑光射牛、丰城双剑、雷焕掘宝剑、星斗见光气、剑埋丰城、双剑埋狱、牛斗冲、精气閟丰城、星辰占宝剑、紫气辨斗牛、紫气剑一双、神物化延平、神光埋泉壤、夜冲星、宝剑冲牛斗、宝剑丰城寒、 㔉龙泉、 龙渊触牛斗、 双龙斗牛气、归延津、斗气埋长剑、牛斗龙泉气、紫气飞空、掘狱藏剑、掘狱张雷、神龙双剑、剑埋狱底、剑合延津、宝剑沉埋、金剑沉埋、张雷辨气、张公两龙剑、延津龙去、光芒北斗、斗牛寒、牛斗变化、丰狱埋剑、丰城埋没、望牛斗、剑虹浮、报张华、冲斗、双龙剑、牛斗空、丰城气、太阿之气。

【示例】

〔冲斗剑〕 唐·元稹《纪怀赠李六户曹》:“椎埋冲斗剑,消碎莹壶冰。”

〔冲星剑〕 唐·白居易《代书诗一百韵寄微之》:“负气冲星剑,倾心向日葵。”

〔动牛斗〕 宋·陆游《夏夜大醉醒后有感》:“龙泉三尺动牛斗,阴符一编役鬼神。”

〔斗间紫气〕 唐·杜牧《道一大尹等简于圣明》:“斗间紫气龙埋狱,天上洪炉帝铸颜。”

〔斗牛光焰〕 宋·辛弃疾《水龙吟·过南涧双溪楼》:“人言此地,夜深长见,斗牛光焰。”

〔丰城龙剑〕 金·元好问《赠答平阳仇舜臣》:“沧海骊珠能几见,丰城龙剑不终藏。”

〔丰剑〕 唐·杜甫《重送刘十弟判官》:“经过辨丰剑,意气逐吴钩。”

〔丰匣〕 唐·骆宾王 《上郭赞府启》:“产耶溪而濯质,霜镡廓丰匣之姿。”

〔丰狱剑〕 唐·白居易《酬卢秘书二十韵》:“杜陵书积蠹,丰狱剑生苔。”

〔干牛斗〕 唐·温庭筠《开成五年秋以抱疾郊野》:“有气干牛斗,无人辨辘轳。”

〔光连斗气〕 北周·庾信《刀铭》:“光连斗气,焰动山精。身文水动,刃古珠生。”

〔合剑龙津〕 清·黄鷟来《正阳署中冬日杂感》:“藏名羊市怀良贾,合剑龙津见夙心。”

〔剑出丰城〕 清·孔尚任《桃花扇》:“铩羽忽高飞,剑出丰城狱底。”

〔剑化〕 唐·韩愈《大行皇太后挽歌词》之二:“凤飞终不返,剑化会相从。”

〔剑龙〕 清·丘逢甲 《说剑堂集题词》:“剑龙出海辞延津,千年龙性犹难驯。”

〔剑气〕 唐·骆宾王《代徐敬业传檄天下文》:“班声动而北风起,剑气冲而南斗平。”

〔剑跃双龙〕 清·王春之《念奴娇·对镜》:“剑跃双龙,笔摇五岳,也是闲筋斗。”

〔雷公剑〕 唐·韦庄《又玄集序》:“击凫氏之钟,霜清日观; 淬雷公之剑,影动星津。”

〔雷剑〕 清·钱谦益《新安汪氏收藏目录歌》:“雷剑一往谁取去,楚弓人得知何方。”

〔龙飞剑匣〕 北周·庾信《为梁上黄侯世子与妇书》:“未有龙飞剑匣,鹤别琴台,莫不衔怨而心悲,闻猿而下泪。”

〔龙光射牛斗〕 唐·王勃《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》:“物华天宝,龙光射牛斗之墟。”

〔龙归剑杳〕 明·徐灿《永遇乐·舟中感旧》:“近水残阳,龙归剑杳,多少英雄泪血。”

〔龙剑〕 唐·刘禹锡 《武陵观火诗》:“晋库走龙剑,吴宫伤燕雏。”

〔龙跃平津〕 唐·王维《贺古乐器表》:“龙跃平津,实为宝剑; 凫飞叶县,空余素履。”

〔埋丰〕 唐·骆宾王《萤火赋》:“异璧光之照庑,同剑影之埋丰。”

〔埋剑〕 唐·孟郊《赠李观》:“埋剑谁识气,匣絃日生尘。”

〔茂先剑〕 唐·白居易《黑龙饮渭赋》:“闻茂先之剑飞,见长房之杖化。”

〔南斗龙光〕 清·钱谦益《读新修滕王阁诗文集》之一:“夜深南斗龙光起,不为干将在狱中。”

〔射斗〕 明·徐渭 《剑》:“欧冶良工,风胡巧手,铸成射斗光芒。”

〔射斗牛〕 唐·孟郊《百忧》:“壮士心是剑,为君射斗牛。”

〔双剑〕 唐·顾况《晋公魏国夫人挽歌》:“双剑来时合,孤桐去日凋。”

〔双龙〕 北周·庾信《周大将军郑伟墓志铬》:“衔珠两鹤,同归紫盖之松;出匣双龙,共没延平之水。”

〔星辰剑〕 唐·杜甫《偶题》:“郁郁星辰剑,卷卷云雨池。”

〔星剑〕 唐·杜牧《和宣州沈大夫书怀》:“兵符严重辞金马,星剑光芒射斗牛。”

〔延津剑〕 清·王夫之《偶成》:“谁问延津剑,双龙肯见邀。”

〔延平双剑〕 元·鲜于枢《念奴娇·八咏楼》:“长溪西注,似延平双剑,千年初合。”

〔张华剑〕 北周·庾信《周大将军萧公墓志铭》:“山临鹤塞,非无陶侃之宾; 气连牛斗,即有张华之剑。”

〔张华识〕 唐·钱起《长安落第作》:“不遇张华识,空悲宁戚歌。”

〔张雷识剑光〕 清·赵执信《赠山阳程远复》:“斗牛紫气常浮动,定有张雷识剑光。”


【词语丰城龙剑】   汉语词典:丰城龙剑

猜你喜欢

  • 压头薪

    源见“后来居上”。喻指新进之士后来居上。感叹官阶提升艰难。清唐孙华《同年王令诒至山中坐谈有感》诗:“宦味难期到尾蔗,官阶犹有压头薪。”

  • 交口

    众口一辞。唐代韩愈《柳子厚墓志铭》:“儁杰廉悍,议论证据古令,出入经史百子,踔厉风发,率常屈其座人。名声大振,一时皆慕与之交;诸公要人,争欲令出我门下,交口荐誉之。”【词语交口】   汉语大词典:交口

  • 榻下生灵芝

    宋.邵伯温《邵氏闻见后录》卷一:“仁宗皇帝诞降,章懿后榻下生灵芝一本四十二叶,以应享国四十二年之瑞云。”宋仁宗赵祯诞生时,他的母亲卧榻下生了一株灵草,有四十二片叶子。有人附会说这象征他作四十二年皇帝。

  • 市中碎琴

    《唐诗纪事.陈子昂》引《独异记》载:唐诗人陈子昂,初到京师时不为人所知。一次见到市上有卖胡琴的,开价百万,别人望而生畏。子昂出人意料用一千缗买下来,并邀请众人明天听他弹琴。这一天,子昂捧出胡琴说:“蜀

  • 贺雪

    《新唐书.王求礼传》:“王求礼,许州长社人……久视二年三月,大雨雪,凤阁侍郎苏味道等以为瑞,率群臣入贺。求礼让曰:‘宰相燮和阴阳,而季春雨雪,乃灾也。果以为瑞,则冬月雷,渠为瑞雷邪?’味道不从。既贺者

  • 金石之交

    汉.班固《汉书.淮阴侯传》:“今足下虽自以为与汉王为金石交。”金石有坚固与长久的特点,因以“金石之交”比喻坚贞不渝的友谊。《续故苑.梁遣使聘蜀书》:“今专驰卿列,备违衷怀,重论金石之交,别卜埙篪之分。

  • 狗口无象牙

    见“狗嘴里吐不出象牙”。

  • 清心玉映

    《世说新语.贤媛》:谢玄的姐姐王夫人,张玄的妹妹顾家妇,都是杰出的女子。有人请见过她俩的人评论其高下,此人说:“王夫人神情散朗,故有林下风气;顾家妇清心玉映,自是闺房之秀。”人赞顾家妇清心玉映,意即清

  • 熊丸之教

    《新唐书.柳仲郢传》载:柳仲郢幼嗜学,其母曾和熊胆丸使夜吞咽,以苦志提神。后以“熊丸之教”为贤母教子的典故。明 吾丘瑞《运甓记.剪发延宾》:“夜烛青藜,敢愧熊丸之教。”

  • 毛遂自荐

    指毛遂自己推荐自己,可以跟随平原君赵胜到楚国(都郢,今湖北江陵西北)求救,并定盟约。后以此典比喻自我推荐,担当重任。毛遂,战国时赵国(都邯郸,今河北邯郸)人,平原君赵胜门下食客。赵孝成王九年(前25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