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字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乌不乌,鹊不鹊

乌不乌,鹊不鹊

战国策.韩策二》:“史疾为韩使楚,楚王问曰:‘客何方(指方术)所循(坚持顺行,此指问史疾研治哪门学问技术)?’曰:‘治列子圉(御)寇之言。’曰:‘何贵?’曰:‘贵正。’王曰:‘正亦可为国乎?’曰:‘可。’王曰:‘楚国多盗,正可以圉盗乎?’曰:‘可。’曰:‘以正圉盗,奈何?’顷间,有鹊止于屋上者,曰:‘请问楚人谓此鸟何?’王曰:‘谓之鹊。’曰:‘谓之乌,可乎?’曰:‘不可。’曰:‘今王之国有柱国、令尹、司马、典令,其任官置吏,必曰廉洁胜任。今盗贼公行,而弗能禁也,此乌不为乌,鹊不为鹊也。’”

战国时,韩国的大臣史疾出使到了楚国。他在回答楚考烈王所提出的一连串的问题时指出:对于臣宰来说,治理国家最重要最宝贵的东西就是廉洁、胜任,就是要“正”。而“正”,首先必须“正”各级官吏。“御盗”可以以“正”,假如官吏们都能廉洁奉公,并能胜任职守,盗贼自然会减少或根绝。如果官吏们“乌不为乌,鹊不为鹊”,到处是渎职,干什么的不像干什么的,甚至什么都不干,那便给盗贼的横行提供了可乘之机,再谈“圉盗”,就只能是空话。

后以“乌不乌,鹊不鹊”常比喻干什么的不像干什么的样子,来讽刺官政或官僚体制的腐败无能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模棱首

    同“模棱宰相”。宋马永易《实宾录》卷三:“唐苏味道为相,恃名位,尝谓人曰:‘模棱持多端可也。’故世号‘模棱首’。”【词语模棱首】   汉语大词典:模棱首

  • 荆州瘿

    《晋书.杜预传》:杜预拜镇南大将军,都督荆州诸军事。“攻江陵,吴人知预病瘿,惮其智计。以瓠系狗颈示之。每大树似瘿,辄斫使白,题曰‘杜预颈’。”晋代名将杜预都督荆州诸军事,他颈部生有瘤子。后遂以此泛指颈

  • 漳滨多病

    同“漳滨卧”。唐李商隐《梓州罢吟寄同舍》诗:“楚雨含情皆有托,漳滨多病竟无憀。”

  • 失之毫厘,差之千里

    《大戴礼记.保傅》:“正其本,万物理;失之毫厘,羞之千里;故君子慎始也。”毫厘:两种极小的长度单位。意谓开始时只因稍微差一点儿,结果会造成很大的差误或错误。闻一多《屈原问题》:“孙先生却把它看成先有文

  • 衒沽

    同“衒玉自售”。《后汉书.李云传论》:“曷其绞讦摩上,以衒沽成名哉?”晋葛洪《抱朴子.安贫》:“耻诡遇以干禄,羞衒沽以要荣。”【词语衒沽】   汉语大词典:衒沽

  • 鸾俦

    同“鸾凤俦”。元本高明《琵琶记.牛小姐规劝侍婢》:“这般说,终身休配鸾俦。”【词语鸾俦】   汉语大词典:鸾俦

  • 周南客

    同“周南太史公”。唐杜甫《晴》诗之二:“回首周南客,驱驰魏阙心。”

  • 朽木不雕

    源见“朽木不可雕”。喻局势败坏而无法挽救。《周书.杨乾运传》:“今大贼初平,生民离散,理宜同心戮力,保国宁民。今乃兄弟亲寻,取败之道也。可谓朽木不雕,世衰难佐。”见“朽木不可雕”。《周书·杨乾运传》:

  • 持寸莛

    源见“以莛撞钟”。比喻才识浅陋者向高明的学者发问。宋王安石《韩持国从富并州辟》诗:“有如持寸莛,未足撼镗?。”

  • 椎车

    同“椎飞博浪”。清张问陶《邳州道中感留侯遗事》诗:“椎车结履不踌躇,进退人间早自如。”【词语椎车】   汉语大词典:椎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