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千卷
《北史.崔儦传》:“大署其户曰:‘不读五千卷书者,无得入此室。’”
《三国遗录》:“魏文帝云:‘文为当代所宗,读书五千卷,许登阁观书。’登者才六人。”
崔儦要求来拜访他的人,必须要读过五千卷书方可登门。魏文帝不允许未读五千卷书的人进阁去看书。故后人以“五千卷”比喻博览群书。
宋.苏轼《苏轼诗集》卷十四《和孔郎中荆林马上见寄》诗:“平生五千卷,一字不救饥。”
《北史.崔儦传》:“大署其户曰:‘不读五千卷书者,无得入此室。’”
《三国遗录》:“魏文帝云:‘文为当代所宗,读书五千卷,许登阁观书。’登者才六人。”
崔儦要求来拜访他的人,必须要读过五千卷书方可登门。魏文帝不允许未读五千卷书的人进阁去看书。故后人以“五千卷”比喻博览群书。
宋.苏轼《苏轼诗集》卷十四《和孔郎中荆林马上见寄》诗:“平生五千卷,一字不救饥。”
源见“河阳一县花”。指潘岳。亦美称县令。唐卢纶《送申屠正字》诗:“坦腹定逢潘令醉,上楼应伴庾公闲。”宋刘克庄《摸鱼儿.海棠》词:“霜点鬓,潘令老,年年不带看花分。”【词语潘令】 汉语大词典:潘令
亦作“宁为玉碎,不为瓦全”。宁做玉器被打碎,不做陶器得保全。比喻宁愿为正义而死,不愿苟全性命。《北齐书.元景安传》:“大丈夫宁可玉碎,不能瓦全。”刘绍棠《花街》:“宁为玉碎,不为瓦全,无耻苟活,生不如
唐.孟荣《本事诗.情感》:“刘尚书禹锡罢髻州,为主客郎中、集贤殿学士。李司空(李绅)罢镇在京,慕刘名,尝邀至第中,厚设饮饌。酒酣,命妙妓歌以送之。刘于席上赋诗曰:‘䰀鬌(音wǒduǒ,发髻名)梳头宫样
同“拔葵守介”。北周庾信《周柱国大将军长孙俭神道碑》:“控驭五十州,风行数千里,拔园葵而去织妇,无三惑而绝四知。”
源见“陶潜柳”。咏归隐之典。唐李白《嘲王历阳不肯饮酒》诗:“浪抚一张琴,虚栽五株柳。”
同“覆水难收”。唐 徐惠《长门怨》诗:“颓思今已矣,覆水难重荐。”
形容良辰美景。出自唐罗威的事迹。亦作“月夕花朝”。罗威,又作罗绍威,字端已,魏州贵乡(今河北大名北)人。其父即唐末魏博节度使罗弘信。唐昭宗光化元年(898年),罗弘信去世,罗威便袭父位。天祐二年(90
同“唾面自干”。宋陆游《自规》诗:“转喉畏或触,唾面敢自拭?”
原指看见人家的伟大,才感到自己渺小。今多比喻做事力量不够,无从着手,而感到无可奈何。秋天时节,大水漫溢,很多小河流水注入大河,水势浩浩荡荡,淹没沙洲,不辨对岸牛马。这时,河伯洋洋自得,以为天下美景都在
汉崔寔《四民月令.正月》:“正月之旦,进酒降神毕,全家无大小次座先祖之前。子孙各上椒酒于其家长,称举白。”原注:“正日进椒柏酒。椒是‘玉衡’星精,服之令人能老。柏亦是仙药。进酒次第,当从小起——以年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