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字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亡羊补牢

亡羊补牢

牢,关牲口的圈。意谓失去了羊,赶快修补羊圈,还不算晚。比喻事情出了差错,还可以及时设法补救。战国时期,楚怀王昏愦无能,轻信秦国使者张仪之言,被囚于秦而死。其子楚顷襄王继位后,不思报仇,反而和他的父亲一样亲近佞幸,不理朝政,以致国势日蹙。公元前280年,大臣庄辛提醒他这样下去极其危险。楚顷襄王极不高兴,骂他老糊涂。庄辛不得已避难于赵。次年,秦即背盟攻楚,占领楚国首都,楚顷襄王也被迫流亡城阳。这时他才后悔未听庄辛之言,于是发使遣书,征庄辛于赵,并对他说,我没有采纳您的意见,以致搞得这样狼狈,您看怎么办?庄辛回答道,我听俗话说,见到兔子才想起猎犬,还不算晚,羊跑了再想修补羊圈,也不算迟。从前汤、武地方仅有百里,但却日益昌盛;桀、纣虽有整个天下,但却亡了国。现在楚国虽然失去不少地方,但是裁长补短计算,也有几千里,这样的国家还赶不上只有百里的汤、武吗?

【出典】:

战国策·楚策》四《庄辛谓楚顷襄王》:“庄辛对曰:‘臣闻鄙语曰:见兔而顾犬,未为晚也;亡羊而补牢,未为迟也。臣闻昔汤、武以百里昌,桀、纣以天下亡。今楚国虽小,绝长续短,犹以数千里,岂特百里哉?’”

【例句】:

南宋·陆游《剑南诗稿》68《秋兴》之八:“亡羊补牢理所宜。”


连动 丢失了羊,赶快修补羊圈。比喻事情出了差错,及时设法补救。语本《战国策·楚策四》:“见兔而顾犬,未为晚也;亡羊而补牢,未为迟也。”宋·陆游《秋光诗十八》:“惩羹吹齑其岂非,~理所宜。”△多用于描写失误后及时采取补救防范措施。→江心补漏 顾犬补单 ↔未雨绸缪曲突徙薪。也作“顾犬补牢”。


解释亡:丢失。牢:羊圈。走失了羊,赶快修补羊圈,还不算晚。比喻失误后及时补救。

出处战国策·楚策四》:“见菟(通‘兔’)而顾犬,未为晚也;亡羊而补牢,未为迟也。”

战国时期,楚国的楚怀王被秦昭王扣留,死在了秦国。怀王的儿子楚襄王即位后,不思发愤图强,反而亲信小人,荒淫放纵,结果遭到秦国的连年进攻,兵败地削。大臣庄辛看到这种情况,非常着急,劝襄王:“君王您左边跟着州侯,右边跟着夏侯,车子后边跟着鄢陵君和寿陵君,这样一味放纵自己贪图享乐而不关心国家大事,楚国的都城郢就危险了。”楚襄王说:“你是老糊涂了呢,还是认为这是楚国不祥的征兆呢?”庄辛说:“这的确是我看到的您这种行为的必然结果啊,哪里敢以为是国家的不祥之兆呢?假如您对那四个人的宠幸一直不衰减,楚国一定会亡国。我请求您允许我呆在赵国来观看这种情况。”庄辛离开楚国到了赵国,在那里呆了五个月,秦国果然攻下了鄢、郢、巫、上蔡、陈这些地方。楚襄王流亡到了城阳,于是他派遣使臣、骑士,到赵国征召庄辛回来。庄辛说:“好吧。”庄辛回来后,楚襄王说:“我以前不能采纳您的建议,以至于到了现在这种地步,怎么办呢?”庄辛回答道:“俗话说:‘看见兔子再回头招呼猎犬不算晚,走失了羊再修补羊圈也不算迟。’我听说以前商汤、周武王这些明君只凭借百里之地而最终兴盛,夏桀、商纣这些暴君虽然拥有天下却不能免除覆灭。现在楚国虽然地盘不大,截长补短地算起来也有数千里,岂止百里之地?”庄辛又层层比喻讲解面临的危险和出路,楚襄王听后脸色大变、身体战栗,非常害怕,决定让庄辛收拾残局,最终收复了失地。

近义见兔顾犬

反义未雨绸缪

例句

这次试验没有成功,我们应该亡羊补牢,认真总结教训。


【词语亡羊补牢】  成语:亡羊补牢汉语词典:亡羊补牢

猜你喜欢

  • 三迁之教

    源见“孟母择邻”。指贤母对子女的德教。汉赵岐《孟子题辞》:“孟子生有淑质,夙丧其父,幼被慈母三迁之教。”清钱谦益《南京刑部浙江清吏司主事董继周授承德郎制》之五:“三迁之教既成,而一日之养不逮。”【词语

  • 凤脑

    晋王嘉《拾遗记.周穆王》:“时已将夜,王设长生之灯以自照,一名恒辉。又列璠膏之烛,遍于宫内。又有凤脑之灯。”后因以“凤脑”为油灯或灯油的美称。唐王勃《守岁序》:“鱼鳞布叶,烂五色而翻光;凤脑吐花,灿百

  • 为民请命

    《史记.淮阴侯列传》:“因民之欲,西乡为百姓请命,则天下风走而响应矣,孰敢不听!”后因以“为民请命”谓替老百姓申诉痛苦。《明史.青文胜传》:“逋赋数十万,敲扑死者相踵。文胜慨然诣阙上疏,为民请命。”鲁

  • 金玉美王度

    《左传.昭公十二年》:“思我王度,式如玉,式如金。”《左传》中有以金玉为喻赞美周穆王的诗句。后以“金玉美王度”称颂帝王品德高尚,旷达大度。唐.武元衡《奉和圣制丰年多庆九日示怀》“金玉美王度,欢康谣国风

  • 一筹莫展

    筹:筹码,引申为计策。一点计策也施展不出来,比喻毫无办法。清代孔尚任《桃花扇.誓师》:“下官史可法,日日经略中原,究竟一筹莫展。”主谓 筹,筹划,计划。比喻无计可施,一点办法也没有。清·孔尚任《桃花扇

  • 入宣室

    源见“宣室召”。指受到君王的召见。唐李白《放后遇恩不沾》诗:“何时入宣室,更问洛阳才。”

  • 周三饭

    同“周公吐哺”。明 王宗正《清江引》词:“休夸齐二桃,请看周三饭,博南山人同我懒。”

  • 枕戈尝胆

    源见“祖鞭先著”、“卧薪尝胆”。形容刻苦自励,发愤图强或报仇雪耻心切。南朝 梁 沈初明《劝进梁元帝第三表》:“陛下英略纬天,沉明内断,横剑泣血,枕戈尝胆。”《明史.聊让传》:“陛下枕戈尝胆之秋,可不拔

  • 象耕鸟耘

    东汉.王充《论衡.书虚篇》:“传书言:舜葬于苍梧,象为之耕;禹葬会稽,鸟为之田。盖以圣德所致,天使鸟兽报祐之也。……鸟田象耕,报祐舜、禹非其实也。实者,苍梧多象之地,会稽众鸟所居。……象自蹈土,鸟自食

  • 西楚霸王

    借指未正式践位称帝的霸王。北周庾信《哀江南赋》: “于是西楚霸王剑及繁阳,鏖兵金匮,校战王堂。苍鹰赤雀, 铁轴牙墙。 ” ●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: “项王自立为西楚霸王,王九郡、都彭城。” 西楚: 古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