以刑止刑,以杀止杀
见〔以杀去杀,以刑去刑〕。
见〔以杀去杀,以刑去刑〕。
源见“未能免俗”。形容清贫。唐李颀《别梁锽》诗:“庭中犊鼻昔尝挂,怀里琅玕今在无?”
同“唾壶击缺”。宋严羽《满江红.送廖叔仁赴阙》词:“天下事,吾能说。今老矣,空凝绝。对西风慷慨,唾壶歌缺。”
同“桑落酒”。唐钱起《九日宴浙江西亭》诗:“木奴向熟悬金实,桑落新开泻玉缸。”【词语桑落】 汉语大词典:桑落
《吴越春秋.勾践归国外传》:“越王念复吴仇非一旦也。苦身劳心,夜以接日,目卧则攻之以蓼(音1iǎo,一种味道辛辣的植物),足寒则渍之以水,冬常抱冰,夏还握火。愁心苦志,悬胆于户,出入尝之。”越王勾践为
源见“扬州梦”。指追忆繁华逸游之往事。元石子章《八声甘州》词:“十年往事,也曾一梦到扬州。”
参见:横汾
宋 陶穀《清异录.退锋郎》:“赵光逢薄游襄 汉,濯足溪上,见一方砖类碑,上题字云:‘秃友退锋郎,功成鬓发伤……’砖后积土如盎,微有苔藓,盖好事者瘗笔所在。”原系对无锋秃笔的拟人戏称。后喻指被埋没了的人
同“七纵七擒”。宋陆游《东窗独坐书怀》诗:“洁斋入静三熏沐,宴坐降魔七纵擒。”
只有勇力,而无计谋。形容人打仗做事只会蛮干,不用心计。董卓死后,其旧部李催、郭汜二将互相疑忌,征战不已。汉武帝刘协派仆射皇甫郦加以调和。郭汜同意罢兵,而李催却自恃兵强,不肯休战。皇甫郦劝他说:“往日后
殷代以十二月为正月,称为“殷正”,也作为殷历的代称,为古代“三正”之一。《史记.历书》:“夏正以正月,殷正以十二月,周正以十一月。”【词语殷正】 汉语大词典:殷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