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字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伏枥

伏枥

枥:马棚。伏枥:马被放进马棚里喂养。李寻字子长,平陵(治今陕西咸阳西北)人,研究《尚书》,喜欢对发生的灾害或特异的自然现象(如水灾、山崩、地震、日月食等)进行评说。由大司马王根推荐,李寻得到汉哀帝的尊敬和信任,待诏黄门,后被任命为骑都尉。李寻在给汉哀帝的上疏中写道:“骏马在平时如果不放进马棚里喂养,就不能在大道上驰骋;人材在平时如果不进行培育,就不能担起治国的重任。”后以“伏枥”为典,比喻平时怀有建功立业的壮志。

【出典】:

汉书》卷75《李寻传》3179、3183、3190页:“李寻字子长,平陵人也。治《尚书》。”“帝舅曲阳侯王根为司马票骑大将军,厚遇寻。是时多灾异,根辅政,数虚己问寻。”“根于是荐寻。哀帝初即位,召寻待诏黄门。”“马不伏历(通“枥”),不可以趋道;士不素养,不可以重国。”颜师古注曰:“伏历谓伏槽历而秣之也。”

【例句】:

汉·曹操《步出夏门行》:“老骥伏枥,志在千里;烈士暮年,壮心不已。” 南朝宋·鲍照《拟古》:“不谓乘轩意,伏枥还至今。” 北周·庾信《周大将军吴明彻墓志铭》:“归平津之馆,时闻枥马之嘶;舍广成之传,裁见诸侯之客。” 唐·杜甫《高都护骢马行》:“雄姿未受伏枥恩,猛气犹思战场利。” 宋·穆修《送毛得一秀才归淮上》:“自伤枥骥心千里,空羡溟鹏志九霄。” 宋·苏轼《闻潮阳吴子野出家》:“烈士叹暮年,老骥悲伏枥。” 宋·苏辙《明日厚安卿强几圣复召饮》:“长鲸渴水求入海,老骥伏枥思就车。” 宋·陆游《百岁》:“壮心空似骥伏枥,病骨敢怀狐首丘。” 宋·辛弃疾《卜算子·万里策浮云》:“叹息曹瞒老骥诗,伏枥如公者。” 元·揭溪斯《病中初度》:“一言空骥枥,再见脱锥囊。” 清·归庄《哭万年少五首》之2:“相彼伏枥骥,遇时犹驰骤;悲哉负壮心,没身无所就!” 清·吴嘉纪《十月十九日赠王黄湄二首》之一:“老骥伏枥下,努力亦已迟。” 清·吴元龙《长椿寺病马行》:“伏枥虽虚千里心,脱翻适长林性。” 清·周振采《老将》:“老马蹑云偏伏枥,苍鹰羁镟欲腾。”


【词语伏枥】   汉语词典:伏枥

猜你喜欢

  • 渐台水死

    汉.刘向《列女传》卷四《贞顺传.楚昭贞姜》:“贞姜者,齐侯之女,楚昭王之夫人也。楚昭王出游,留夫人渐台之上而去。王闻江水大至,使使者迎夫人,忘持其符。使者至,请夫人出。夫人曰:‘王与宫人约,令召宫人必

  • 钧天广宴

    源见“钧天广乐”。喻指宫庭御宴。宋刘克庄《汉宫春.四和秘书弟家赏红梅》词:“犹忆侍,钧天广宴,万红舞袖披披。”

  • 冰人

    《晋书.索?传》:“孝廉令狐策梦立冰上,与冰下人语。?曰:‘冰上为阳,冰下为阴,阴阳事也。士如归妻,迨冰未泮,婚姻事也。君在冰上与冰下人语,为阳语阴,媒介事也。君当为人作媒,冰泮而婚成。”后因以“冰人

  • 歌遏南云

    同“响遏行云”。宋朱敦儒《风流子》词:“嬉游伴侣,两两携手。醉回别浦,歌遏南云。”

  • 季伦家

    借指豪富之家。唐韩仲宣《晦日宴高氏林亭》诗: “地接安仁县,园是季伦家。” 参见:○击碎珊瑚

  • 太阿破敌

    汉.袁康《越绝书.越绝外传.记宝剑》:“楚王召风胡子而问之曰:‘寡人闻吴有干将,越有欧冶子,此二人甲世而生,天下未尝有,精诚上通,天下为烈士。寡人愿赍邦之重宝,皆以奉子,因吴王请此二人作铁剑,可乎?’

  • 挥翰临池

    《晋书.虞溥传》:“若乃含章舒藻,挥翰流离,称述世务,探赜究奇,……亦惟才所居,固无常人也。”晋卫恒《四体书势》谓东汉张芝“临池学书,池水尽黑。”翰:鸟毛,借称毛笔。挥翰借指挥毫。临池,指写字。后因以

  • 三逐乡闾

    汉刘向《说苑.尊贤》:“杨因见赵简主曰:‘臣居乡三逐,事君五去。闻君好士,故走来见。’简主闻之,绝食而叹,跽而行。左右进谏曰:‘居乡三逐,是不容众也;事君五去,是不忠上也。今君有士见过八矣。’简主曰:

  • 金牛道

    源见“五丁开道”。指伐蜀之路。北周庾信《周大将军司马裔神道碑》:“柱国蜀国公,开金牛之道,通牧马之关。”

  • 快犊破车

    跑得很快的小牛犊常会拉坏车。比喻年轻人难免会做出错事。石虎(295-349年),字季龙。羯族石勒的侄子。石勒死后,废其子石弘自立,建都邺(今河北省临漳县西南)。在位时穷兵黩武,营建宫室,掠夺民女,废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