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字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会稽之耻

会稽之耻

会(guī贵)稽:会稽山(今浙江省中部)。此典指越王句(gōu勾)践被吴王夫差兵围会稽山,越王句践屈膝称臣求和之耻辱。后以此典比喻不忘奇耻大辱。(句践?——前465年),越王允常之子,是春秋末年越国君主。建都于会稽(今浙江绍兴)。越、吴两国,世代争战。一次,越王句践战败,只有残兵五千退守会稽山上,吴王夫差追兵包围了他们。越王句践问大臣范蠡(Lǐ理)怎么办? 范蠡回答说:“人主能够保守成业的,就能得到上天之保佑;能够挽危为安的人,就能够得到众人之支持;能够精简节约的人,就能够得到地利。现在要低声下气送重礼给他们,如果吴王不答应讲和,就只好把自己抵押给吴国,亲自去侍候吴王。”句践说:“是。”于是派大夫文种到吴国求和。文种见吴王跪地前行,一边磕头一边说:“君王的亡国之臣句践派陪臣文种壮着胆子奉告您的下级办事人员:句践请求作您的奴仆,妻子甘愿作您的侍妾。”吴王准备允许他。伍子胥向吴王说:“现在上天把越国赐给吴国,不要允许他。”文种回越国,把事情经过报告了句践。句践打算杀掉妻子儿女,烧掉宝器,然后拚死决战。文种阻止句践说:“吴国的太宰(首席大臣)伯嚭(pǐ痞)贪财,可用财利去引诱他,请派人私下前去向他说明来意。”当时句践就派文种把美女和宝器秘密地去献给吴国的太宰伯嚭。伯嚭接受后,就将大夫文种引见于吴王。文种磕头说:“希望大王赦免句践的罪过,他会送来全部宝器。假若不幸不赦免,句践就要杀尽他的妻子儿女,烧光他的宝器,率领他那五千人马与吴国决一死战,必定得到相当的代价。”伯嚭乘机劝吴王说:“越王已经降服作臣子了,如果能赦免他,这会对吴国有利。”吴王准备允许他。伍子胥进劝说:“现在不灭亡越国,以后一定要后悔的。句践是个贤明之君主,文种和范蠡是能干之臣子,如果让他们返回越国,将来必要作乱。”吴王不听,终于赦免越王,撤兵回吴国了。

【出典】:

史记》卷41《越王句践世家》1740、1741页:“蠡对曰:‘持满(保守成业)者与天(得到天保佑),定倾(挽危为安)者与人(得到人帮助),节事(事事节约)者以地(得到地利)。卑辞厚礼以遗之,不许,而身与之市。’句践曰:‘诺。’乃令大夫种(文种,楚国郢〔今湖北江陵西北〕人,越国大夫)行成(求和)于吴,膝行顿首曰:‘君王亡臣句践使陪臣(古代诸侯之大夫,或大夫之家臣,对天子或诸侯自称陪臣)种敢告下执事(下级办事人员):句践请为臣,妻为妾。’吴王将许之,子胥(伍子胥〔?——前484年〕,他父兄被楚平王杀害,他逃吴国,任大夫,力劝吴王拒越求和并停止伐齐,被疏远,后为太宰嚭诬陷,吴王赐剑命他自杀)言于吴王曰:‘天以越赐吴,勿许也。’种还,以报句践。句践欲杀妻子,燔宝器,触战(拼命决战)以死。种止句践曰:‘夫吴太宰嚭(伯嚭,楚国人,楚杀其祖父伯州,他奔吴,任太宰,善逢迎,得吴王宠信,吴亡,被杀)贪,可诱以利,请间(jiàn见,潜)行言之。’于是句践乃以美女、宝器令种间献吴太宰嚭。嚭受,乃见(xiàn现,推荐)大夫种于吴王。种顿首言曰:‘愿大王赦句践之罪,尽入其宝器。不幸不赦,句践将尽杀其妻子,燔其宝器,悉五千人触战,必有当也。’嚭因说吴王曰:‘越以(通“已”)服为臣,若将赦之,此国之利也。’吴王将许之。子胥进谏曰:‘今不灭越,后必悔之。句践贤君,种、蠡良臣,若反(通“返”)国,将为乱。’吴王弗听,卒赦越,罢兵而归。”

【例句】:

南朝梁·萧统(昭明太子)《文选·李陵〈答苏武书〉》:“昔范蠡不殉会稽之耻,曹沫不死三败之辱;卒复句践之辱,报鲁国之羞。”


猜你喜欢

  • 在心为志,发言为诗

    志:思想感情。 蕴藏在作者内心里的是情志,用语言表达出来的就是诗篇。语出《文选.卜子夏〈毛诗序〉》:“诗者,志之所之也。在心为志,发言为诗。”《文心雕龙.明诗》:“大舜云:‘诗言志,歌永言。’圣谟所

  • 周王惑褒姒

    源见“褒女惑周”。指周幽王惑于女色、乱政亡国之事。唐李华《咏史》诗之十一:“周王惑褒姒,城阙成陂陁。”

  • 袁宏泊渚

    源见“咏史船”。指袁宏泊渚夜吟,受谢尚赏识事。唐李瀚《蒙求》:“郭文游山,袁宏泊渚。”

  • 六朝金粉

    元.王实甫《西厢记》二本一折:“香消了六朝金粉,清减了三楚精神。”六朝:指建都于建康(今南京)的六个朝代,即三国吴、东晋、宋、齐、梁、陈。“六朝金粉”指六朝时金陵的靡丽繁华景象,也比喻妇女的仪容、装饰

  • 伪君子

    《宋季三朝政要.理宗一》载:宋理宗时,史弥远党当政,排斥理学家真德秀、魏了翁。其党人梁成大贻书所亲,称“真德秀乃真小人,魏了翁乃伪君子”。后即以称假冒为善、欺世盗名的人。明杨慎《丹铅总录.史籍类》:“

  • 前车

    同“前车之鉴”。清孙枝蔚《咏物体.蝗》:“雨螽于宋灾必记,盖以宋公为前车。”【词语前车】   汉语大词典:前车

  • 拟盐

    源见“咏絮”。指咏雪。唐韩愈《喜雪献裴尚书》诗:“拟盐吟旧句,授简慕前规。”【词语拟盐】   汉语大词典:拟盐

  • 无口匏

    没有口的葫芦。《宋史.李沆传》:“沆为相,接宾客常寡言。马亮与沆同年生,又与其弟维善,语维曰:‘外议以大兄为无口匏( ㄆㄠˊ páo 袍)’。”【词语无口匏】   汉语大词典:无口匏

  • 梦里覆蕉

    同“梦中蕉鹿”。宋孙觌《兴化朱公大卿没于庚申岁其子过余赋小诗以饯之》:“梦里覆蕉疑有鹿,食前弹铗叹无鱼。”

  • 泉客

    源见“鲛人泣珠”。又南朝 梁任昉《述异记》卷上:“蛟人,即泉先也,又名泉客。”指鲛人。本作“渊客”,避唐高祖李渊讳,改“泉客”。唐中宗《石淙》诗:“水炫珠光遇泉客,岩悬石镜厌山精。”【词语泉客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