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字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伯奇掇蜂

伯奇掇蜂

太平御览》卷五一一引汉蔡邕琴操》曰:“尹吉甫卿也,子伯奇,母早亡,吉甫便娶后妻。妻乃谮之于吉甫曰:‘伯奇见妾美,欲有邪心。’吉甫曰:‘伯奇慈仁,岂有此也。’妻曰:‘置妾空房中,君登楼察之。’妻乃取毒蜂缀衣领,令伯奇掇之。于是吉甫大怒,放伯奇于野。”后因以“伯奇掇蜂”为设计离间骨肉之典。唐李端《杂歌》:“伯奇掇蜂贤父逐,曾参杀人慈母疑。”


【典源】 《后汉书· 黄琼传》 注引汉·刘向 《说苑》:“王国子前母子伯奇,后母子伯封。后母欲其子立为太子,说王曰:‘伯奇好妾’。王不信。其母曰:‘令伯奇于后园,妾过其旁,王上台视之,即可知。’王如其言,伯奇入园,后母阴取蜂十数置单衣中,过伯奇连曰:‘蜂螫我。’伯奇就衣中取蜂杀之。王遥见之,乃涵伯奇。”《太平御览》卷五一一引汉·蔡邕《琴操》曰:“尹吉甫周卿也,子伯奇,母早亡,吉甫更娶后妻。妻乃谮之于吉甫曰:‘伯奇见妾美,欲有邪心。’吉甫曰:‘伯奇慈仁,岂有此也。’妻曰:‘置妾空房中,君登楼察之。’妻乃取毒蜂缀衣领,令伯奇掇之。于是吉甫大怒,放伯奇于野。”

【今译】 《说苑》 讲,王有两个儿子,前母之子伯奇及后母之子伯封。后母想让自己儿子立为太子,对王说:“伯奇喜欢我。”王不相信。后母说:“让伯奇去后园,我从他身旁过,大王从台上观看,就可知道。”伯奇入园,后母暗中将一些蛮蜂放在单衣里,走到伯奇身边说,“蜂螫我。”伯奇从衣服里捉住蜂杀死。王从远处看,以为伯奇调戏后母,于是将伯奇放逐。蔡邕《琴操》记为周卿尹吉甫之子伯奇事。

【释义】 后以此典形容耍弄阴谋,离间骨肉。

【典形】 伯奇掇蜂、伯奇冤、掇蜂、掩袖。

【示例】

〔伯奇掇蜂〕 唐·李端《杂歌》:“伯奇掇蜂贤父逐,曾参杀人慈母疑。”

〔伯奇冤〕 明·陈子龙《匡山吟寄灯岩子》:“吉甫犹令伯奇冤,汉文不救长沙哭。”

〔掇蜂〕 晋·陆机《君子行》:“掇蜂灭天道,拾尘惑孔颜。”


猜你喜欢

  • 玉步

    《国语.周语中》:“改玉改行。”韦昭注:“玉,佩玉,所以节步行也。”后因称合乎礼法的行步为“玉步”。《宋书.始平孝敬王子鸾传》:“思玉步于凤墀,想金声于鸾阙。”【词语玉步】   汉语大词典:玉步

  • 韦公云朵

    源见“韦陟五朵云”。书信的美称。宋赵鼎臣《问侯苏内翰启》:“赐韦公之云朵,圭窦生辉;颁文举之酒樽,龟肠径醉。”

  • 与人善言,暖于布帛;伤人之言,深于矛戟

    布帛:泛指御寒之物。矛戟:均为古代兵器。 对人讲有帮助的话,比穿上布帛还温暖;用言语伤人,比矛戟还厉害。语出《荀子.荣辱》:“虽有戈矛之刺,不如恭俭之利也。故与人善言,暖于布帛;伤人之言,深于矛戟。

  • 赋遂初

    《晋书.孙绰传》载:孙绰“少与高阳许询俱有高尚之志。居于会稽,游戏山水,十有余年,乃作《遂初赋》以致其意。”遂初,谓遂其初愿。后因以“赋遂初”谓去官隐居。唐罗隐《新安投所知》诗:“云埋野艇吟归去,草没

  • 饭牛自卖

    源见“宁戚饭牛”。谓寒士自求用世。元鲜于枢《华鲸引》:“君不见饭牛自卖亦何者,逢时自致千秋名。”

  • 呼大将如小儿

    呼唤大将如呼唤小孩一般。 形容待人轻慢无礼。语出《史记.淮阴侯列传》:“(萧)何曰:‘王素慢无礼,今拜大将如呼小儿耳,此乃(韩)信所以去也。’”清.仇兆鳌《杜诗详注.附录》:“当时少陵诗名,推重海内

  • 深堑投鞭

    源见“投鞭断流”。形容兵马强盛,势不可挡。清归庄《读郑所南心史已成》诗:“深堑投鞭竟飞渡,高峰立马又摧枯。”

  • 鸿爪迹

    同“鸿爪雪泥”。清钱谦益《过滁州怀李三长蘅》诗:“行役总归鸿爪迹,怀人仍在马蹄间。”

  • 杜魄

    源见“望帝啼鹃”。指杜鹃鸟。用写悲凉、思归之情。唐武元衡《送柳郎中裴起居》诗:“望乡台上秦人在,学射山中杜魄哀。”唐罗隐《送郎州张员外》诗:“旗飘岘首岚光重,酒奠湘江 杜魄哀。”【词语杜魄】   汉语

  • 胥门浪

    同“胥涛”。清顾炎武《哭杨主事廷枢》诗:“陨首芦墟村,喷血胥门浪。唯有大节存,亦足酬帝贶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