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字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侯嬴抱关

侯嬴抱关

嬴(yíng迎):通“盈”。此处用于人名。此典指隐士侯嬴看守城门,但得到魏公子无忌的赏识厚待,两人皆在当时闻名。后以此典比喻隐居的贤人义士;也比喻人未得机遇而暂处困窘境地。侯嬴(?——前257年),战国时魏国(都大梁,今河南开封西北)人。魏国的隐士,年已七十,家里贫穷,做大梁(今河南开封)东门的守门人。魏公子无忌听人称赞他,前去问候,要赠送他丰厚财物。侯嬴不肯接受,说道:“我保持高洁品行几十年,终究不能因为看守城门贫困之缘故,而接受公子财物。”魏公子无忌于是摆设酒席,大请宾客。客人们来齐坐定以后,魏公子无忌亲带骑从,空着车子左边上座,亲自去迎接东门侯先生。侯先生穿着破旧衣帽,直接登上魏公子无忌车的上位坐下,也不谦让,想借此来观察魏公子。魏公子握着马缰绳,更加恭敬。侯先生又对魏公子说:“我有个朋友在街上屠坊里,希委屈您的车马,让我去访问他。”魏公子驾着马车来到市场,侯先生下车会见他朋友朱亥,眼睛瞟看公子,故意久久地站着,跟他朋友讲话,暗中观察魏公子。魏公子脸色更加温和。这时候,魏国的将相、王族、宾客坐满堂上,等候魏公子回府开宴。而市场上的人还看着魏公子握着缰绳,随从人员都暗地里咒骂侯先生。侯先生看到魏公子脸色始终不变,才辞别朋友,登上马车。来到魏公子家中,魏公子带领侯先生坐在上首,并向他一个一个地介绍宾客。客人们都吃惊。在饮酒高兴时,魏公子起立,来到侯先生面前敬酒祝福。侯先生便对魏公子说:“今天我为公子尽力也足够了。我只是夷门的守门人,而公子却亲自带着车马,在大庭广众之中亲自去迎接我,我本不应该去访问朋友,却要公子特意陪我去访问。然而我想要成就公子礼贤下士美名,故意让公子的车马久久地停在市场上,我与客谈话来观察公子态度,公子更加恭敬。这样市场上的人都把我看作小人,而认为公子是有德行的长者能礼贤下士了。”于是宴会散了,侯先生就成为魏公子无忌的上宾。此典又作“抱关”、“夷门抱关”、“侯嬴报恩”、“监门”、“夷门”。

【出典】:

史记》卷77《魏公子列传》2378、2379页:“魏有隐士(古指有学问、有才能,但隐居不愿参加政治活动之人)曰侯嬴,年七十,家贫,为大梁夷门(大梁有十二城门,东门叫夷门)监者(管理城门开关之吏役)。公子闻之,往请,欲厚遗之。不肯受,曰:‘臣修身洁行数十年,终不以监门困故而受公子财。’公子于是乃置酒大会宾客。坐定,公子从车骑,虚左,自迎夷门侯生。侯生摄敝衣冠,直上载公子上坐,不让,欲以观公子。公子执辔(pèi配,驾驭牲口用之嚼子和缰绳)愈恭。侯生又谓公子曰:‘臣有客在市屠中,愿枉车骑过之。’公子引车入市,侯生下见其客朱亥,俾倪(bǐ nì笔溺,同“睥睨”,斜眼睛看)故久立,与其客语,微察公子。公子颜色愈和。当是时,魏将相宗室宾客满堂,待公子举酒。市人皆观公子执辔。从骑皆窃骂侯生。侯生视公子色终不变,乃谢客就车。至家,公子引侯生坐上坐,遍赞宾客,宾客皆惊。酒酣,公子起,为寿侯生前。侯生因谓公子曰:‘今日嬴之为公子亦足矣。嬴乃夷门抱关者也,而公子亲枉车骑,自迎嬴于众人广坐之中,过客以观公子,公子愈恭。市人皆以嬴为小人,而以公子为长者能下士也。’于是罢酒,侯生遂为上客。”

【例句】:

唐·骆宾王《上齐州张司马启》:“薛邑闻歌,揖冯驩于弹铗;夷门命驾,顾侯嬴于抱关。” 唐·王维《夷门歌》:“亥为屠肆鼓刀人,嬴乃夷门抱关者。” 唐·李白《走笔赠独孤驸马》:“倘其公子重回顾,何必侯嬴长抱关。” 唐·元稹《授李愿检校司空宣武节度使制》:“夷门在尔之境,侯嬴报恩之迹犹存。” 明·陈子龙《咏古》之二:“监门与狗屠,感激怀好音。” 清·吴伟业《怀古兼吊侯朝宗》:“河洛风尘万里昏,百年心事向夷门。”


【典源】《史记·魏公子列传》:“魏有隐士曰侯嬴,年七十,家贫,为大梁夷门监者。公子闻之,往请,欲厚遗(wei)之,不肯受,曰:‘臣修身洁行数十年,终不以监门困故而受公子财。’公子于是乃置酒大会宾客。坐定,公子从车骑,虚左,自迎夷门侯生。侯生摄敝衣冠,直上载公子上坐,不让,欲以观公子。公子执辔愈恭。……市人皆观公子执辔。从骑皆窃骂侯生,侯生视公子色终不变,乃谢客就车。至家,公子引侯生坐上坐,遍赞宾客,宾客皆惊。酒酣,公子起,为寿侯生前。侯生因谓公子曰:‘今日嬴之为公子亦足矣。嬴乃夷门抱关者也,而公子亲枉车骑,自迎嬴于众人广坐之中,不宜有所过,今公子故过之。然嬴欲就公子之名,故久立公子车骑市中,过客以观公子,公子愈恭。市人皆以嬴为小人,而以公子为长者能下士也。’于是罢酒,侯生遂为上客。”

【今译】 战国时魏国有隐士名侯嬴,年已七十,家贫,做魏都大梁城门夷门的看门吏。信陵君闻知,前去请他,想给他丰厚的馈赠,侯嬴不受,说:“我保持高洁品行几十年,不能因为守门穷困而受您的财物。”信陵君于是设宴大请宾客。宾客来齐,信陵君带着骑从,将车上左边空出来,亲自去接侯嬴。侯生穿着旧衣冠,上车就坐在上坐,也不谦让,想以此考察信陵君。信陵君拿着缰绳愈加恭敬。侯嬴又故意要求乘车去闹市访客,谈了很久,以察看信陵君态度。一市人围观信陵君驾车,随从全都悄悄骂侯嬴。侯嬴见公子始终态度恭谨,才辞客上车,至府中,信陵君让侯嬴上坐,将他介绍给全体宾客,宾客都吃了一惊。酒酣,信陵君起身为侯嬴祝酒。侯嬴才对信陵君说:“今天我为公子效劳也够了。我只是个夷门的看门吏,而公子亲自带着车骑,在大庭广众之中迎接我,本不应再去会别客。而我想成就公子的名声,故意让公子车骑在市上久立,与客谈话来观察公子态度,公子却更加恭敬。市人都会把我当成小人,而认为公子是长者能礼贤下士的了。”于是结束宴会,侯生被列为上客。

【释义】 后以此典指隐居的贤者义士; 也形容人未得遇合,暂处困窘之境。

【典形】 抱关、侯嬴报恩、侯嬴抱关、监门、夷门、夷门抱关、守关人、抱关人、伫驾夷门。

【示例】

〔抱关〕 唐·骆宾王《上齐州张司马启》:“薛邑闻歌,揖冯驩于弹铗; 夷门命驾,顾侯嬴于抱关。”

〔侯嬴报恩〕 唐·元稹《授李愿检校司空宣武节度使制》:“夷门在尔之境,侯嬴报恩之迹犹存。”

〔侯嬴抱关〕唐·李白《走笔赠独孤驸马》:“倘其公子重回顾,何必侯嬴长抱关。”

〔监门〕明·陈子龙《咏古》之二:“监门与狗屠,感激怀好音。”

〔夷门〕 清·吴伟业《怀古兼吊侯朝宗》:“河洛风尘万里昏,百年心事向夷门。”

〔夷门抱关〕 唐·王维《夷门歌》:“亥为屠肆鼓刀人,嬴乃夷门抱关者。”


猜你喜欢

  • 泣珠报恩

    源见“鲛人泣珠”。谓受恩施报。唐李颀《鲛人歌》:“泣珠报恩君莫辞,今年相见明年期。”

  • 啜其泣矣

    啜( ㄔㄨㄛˋ chuò ):哭泣时的抽噎。 抽抽噎噎,低声哭泣。 形容哭得很伤心。语出《诗.王风.中谷有蓷》:“有女仳离,啜其泣矣。”唐.骆宾王《与博昌父老书》:“啜其泣矣,尚何去哉!”宋.徐

  • 季子裘

    源见“季子貂敝”。形容旅途或客居中处境困顿。唐殷尧藩《九日》诗:“壮怀空掷班超笔,久客谁怜季子裘?”宋陆游《舟中夜赋》诗:“千里风尘季子裘,五湖烟浪志和舟。”【词语季子裘】   汉语大词典:季子裘

  • 废蓼

    同“废蓼莪诗”。清顾炎武《梓潼篇赠李中孚》诗:“尸饔常并日,废蓼拟填沟。”

  • 以地事秦,犹抱薪救火,薪不尽,火不灭

    用土地去事奉秦国,如同抱着柴草去救火,柴草不烧完,火势不会熄灭。 古代形容秦人贪欲无厌。语出《战国策.魏策四》:“孙臣谓魏王曰:‘以地事秦,譬犹抱薪而救火也,薪不尽,则火不止。’”《史记.魏世家》:

  • 九折邛峡

    同“九折路”。宋魏了翁《临江仙.送袁黎州枏》词:“九折 邛峡浑可事,不妨叱驭先驱。”

  • 室迩人遐

    见“室迩人远”。汉·徐淑《答夫秦嘉书》:“谁谓宋远,企予望之,~,我劳如何。”【词语室迩人遐】  成语:室迩人遐汉语大词典:室迩人遐

  • 无为天下先

    《老子》第七十六章:“我有三宝,持而保之:一曰慈,二曰俭,三曰不敢为天下先。慈故能勇;俭故能广;不敢为天下先,故能成器长。”老子认为保持自己立身行事的三条原则即柔慈、俭朴、不争天下事的风头,是非常重要

  • 畏影而走

    《庄子.渔父》:“人有畏影恶迹而去之走者,举足愈数,而迹愈多;走愈疾,而影不离身。自以为尚迟,疾走不休,绝力而死。不知处阴以休影,处静以息迹,愚亦甚矣。”寓言中的蠢人为了摆脱自己的身影和脚印,拼命奔跑

  • 雪中骑驴

    源见“骑驴索句”。谓苦吟。宋苏轼《赠写真何充秀才》诗:“又不见雪中骑驴孟浩然,皱眉吟诗肩耸山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