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字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俯拾地芥

俯拾地芥

汉书.夏侯胜传》:“胜每讲授,常谓诸生曰:‘士病不明经术;经术苟明,其取青紫如俯拾地芥耳。学经不明,不如归耕。’”唐.颜师古注:“地芥,谓草芥之横在地上者。俯而拾之,言其易而必得也。青紫,卿大夫之服也。”

汉人夏侯胜曾以“俯拾地芥”比拟学而明经则官职易得。后因用以比喻事之易得易成。

唐.杜甫《入奏行赠西山检察使窦侍御》:“省郎京尹必俯拾,江花未落还成都。”此用以预期窦进京将得到迁升。


述宾 地芥,横生在地上的草。像低下身子去拾地上的草芥一样。形容非常容易得到。《三国志·魏书·辛毗杨阜高堂隆传》:“夏侯胜有言:‘士病不明经术,经术苟解,其取青紫如~。’”△多用于描写容易得到。→俯拾即是 垂手可得


【词语俯拾地芥】  成语:俯拾地芥汉语词典:俯拾地芥

猜你喜欢

  • 炊粱跨卫

    清.钮琇《觚腾.蒋山佣》:“(顾炎武)常言:‘生平最憎者舟舆,而炊粱跨卫,乃此身安处也。”“炊粱”:用高粱做饭。“卫”:驴的别称。顾炎武生活俭朴,常以高粱米饭为食,外出则以骑驴代步。后用“炊粱跨卫”为

  • 羊斟败国

    《左传.宣公二年》:“将战,华元杀羊食士,其御羊斟不与。及战,曰:‘畴昔之羊,子为政;今曰之事,我为政。’与入郑师,故败。君子谓:‘羊斟非人也,以其私憾,败国殄民。’”春秋时,宋、郑交兵,宋军主帅华元

  • 下堂

    《礼记.郊特性》:“觐礼,天子不下堂而见诸侯;下堂而见诸侯,天子之失礼也。”本指降阶而至堂下。《后汉书.宋弘传》:“弘曰:‘臣闻贫贱之知不可忘,糟糠之妻不下堂。’”则以“下堂”指出妻。后因称妻子被丈夫

  • 一矢聊城飞去

    同“一箭下聊城”。宋曾觌《水调歌头》词之二:“常记青油幕下,一矢聊城飞去,谈笑静边头。”

  • 染须

    唐.刘禹锡《与歌者米嘉荣》:“近来时世轻先辈,好染髭须事后生。”刘禹锡在诗中对世上不尊重老人而愤慨,故以染须表意以讽之。后以此为咏老人之典。宋.陆游《剑南诗稿》卷一《谢李平叔郎中问疾》:“缘瘦重裁帽,

  • 鲍氏骢

    《乐府诗集.杂歌谣辞三.鲍司隶歌》:“鲍氏骢,三人司隶再入公,马虽瘦,行步工。”郭茂倩题解:“《乐府广题》曰:《列异传》云:鲍宣,宣子永,永子昱,三世皆为司隶,而乘一骢马,京师人歌之。”后因以“鲍氏骢

  • 倡和

    源见“一倡一和”。谓一人首唱,他人相和,互相应答。后亦指以诗词相酬答。《礼记.乐记》:“倡和清浊。”孔颖达疏:“先发声者为倡,后应声者为和。”宋葛立方《韵语阳秋》卷十五:“〔陈后主〕与幸臣各制歌词,极

  • 子臧之节

    《左传.襄公十四年》:“吴子诸樊既除丧,将立季札。季札辞曰:‘曹宣公之卒也,诸侯与曹人不义曹君,将立子臧。子臧去之,遂弗为也,以成曹君,君子曰:能守节。君义嗣也,谁敢奸君?有国非吾节也,札虽不才,愿附

  • 腰章道除

    《汉书.朱买臣传》:“拜为太守,买臣衣故衣,怀其印绶,步归郡邸。直(通值)上计时(上计,秦汉时,年终,地方官总结全年工作,将人口、钱、粮、盗贼、狱讼等事报告朝廷,或本官自往,或遣吏上京),会稽吏方相与

  • 东门忧

    《列子.力命》:“魏人有东门吴者,其子死而不忧。其相室曰:‘公之爱子天下无有。今子死不忧,何也?’东门吴曰:“吾常无子,无子之时不忧。今子死,乃与向无子同,臣奚忧焉?’”春秋时,魏国人东门吴,儿子死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