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字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借留

借留

同“州人借留”。《宋史.何承矩传》:“〔咸平〕三年,召还,拜引进使,州民百余诣阙贡马,乞借留承矩。”


【词语借留】   汉语词典:借留

猜你喜欢

  • 怀安丧志

    意谓贪图安逸的生活将使人不思进取。公元前651年,晋献公死,晋国发生内乱。公子重耳自狄经卫流亡齐国。齐桓公妻以宗女,从此,他便贪图安逸生活,一住就是七年。随从他的人很是着急。公元前637年的一天,他们

  • 蛮府参军

    《世说新语.排调》:“郝隆为桓公南蛮参军,三月三日会,作诗。不能者,罚酒三升。隆初以不能受罚,既饮,揽笔便作一句云:‘隅跃清池。’桓问:‘娵隅是何物?’答曰:‘蛮名鱼为娵隅。’桓公曰:‘作诗何以作蛮语

  • 惩前毖后

    原为周成王总结管蔡之乱经验教训之语,意思是过去深受惩罚,就要慎重,以免今后的祸患。后则泛指惩处前者是为了规戒后者,免得同样错误再度发生。周成王说,我受到了惩罚,要谨慎,以防止以后的祸患,原先并无人引我

  • 弟子三千

    弟子:门徒;学生。此典指孔子大约有门徒三千多人。后以此典比喻老师教学有方,门徒众多;或形容尊敬有学问之老师,自己愿作学生受教。 当时,孔子用诗、书、礼、乐之内容作为教材教学,前来学习的学生大概有三千多

  • 桃源想

    源见“桃花源”。指隐居出世的念头。明蓝仁《西山暮归》诗:“偶从桂树招,遂有桃源想。”【词语桃源想】   汉语大词典:桃源想

  • 高高在上

    原指上天有眼,洞察人间善恶。后则泛指身居高位而不察下情。周初群臣作诗规戒周成王说,警惕呀,警惕!老天爷无所不知,天命不易保有,不要说老天高高在上。万事万物都由他在升降。天天都在注视人间。我是个幼稚的小

  • 堕甑

    《后汉书.孟敏传》:“〔孟敏〕客居太原,荷甑堕地,不顾而去。林宗见而问其意。对曰:‘甑以破矣,视之何益?’林宗以此异之,因劝令游学。十年知名,三公俱辟,并不屈云。”后以“堕甑”谓事已过去,后悔无益,含

  • 总角之年

    源见“总角”。指年少之时。王闿运《皇中宪大夫侯官陈君墓志铭》:“君孝思纯穆,神情渊静,总角之年,研精六艺。”

  • 吼生铜

    唐李贺《开愁歌》:“衣如飞鹑马如狗,临岐击剑生铜吼。”后以“吼生铜”谓剑鸣。宋梅尧臣《依韵和欧阳永叔秋怀拟孟郊体见寄》之一:“胸怀如宝匣,夜夜吼生铜。”【词语吼生铜】   汉语大词典:吼生铜

  • 诛意

    谓对人加罪,不论其事实,而论其心意。《后汉书.霍谞传》:“《春秋》之义,原情定过,赦事诛意,故许止虽弑君而不罪,赵盾以纵贼而见书。”李贤注:“晋史书赵盾弑其君,赵盾曰:‘天乎无辜!吾不弑君。’太史曰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