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字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倾耳注目

倾耳注目

聚精会神地听,目不转睛地看,多用以表示敬畏。曹植(事迹见“下笔成章”条)因才华出众而为太子曹丕所忌。及曹丕即位,诛杀曹植同党,徙曹植于雍丘,又适东阿,并禁其和诸王亲戚来往。曹植悲愤交加,上疏曹丕说:“能使天下人为之倾耳注目的是那些当权者,他们能以权谋操纵君主、慑服众人。豪右执政,职权必会落入他人之手。拥有权势,即使关系疏远的人也会被重视;没有权势,即使是亲戚也必然会被轻视。大概这就是田氏代齐,赵氏、魏氏分割晋国的原因,希望陛下明察。如今陛下亲近异姓,而疏远宗族,我总是私下对此感到困惑。”

【出典】:

三国志·魏书》《陈思王植传》卷19第574页:“夫能使天下倾耳注目者,当权者是矣,故谋能移主,威能慑下。豪右执政,不在亲戚;权之所在,虽疏必重,势之所去,虽亲必轻,……”

【例句】:

唐·元稹《论教本书》:“今陛下以上圣之资肇临海内,是天下之人倾耳注目之日也。”


并列 侧着耳朵听,专注地看。《三国志·魏书·陈思王植传》:“夫能使天下~者,当权者是矣,故谋能移主,威能慑下。”△多用来衬托说话人的威势,而不是形容听话人本身。也作“倾耳拭目”、“倾耳侧目”。


【词语倾耳注目】  成语:倾耳注目汉语词典:倾耳注目

猜你喜欢

  • 任重道远

    负担沉重,路程遥远。比喻担负的责任既重大又要经历长期的艰苦奋斗。曾子在教导他的学生时说,读书人不可以不刚强而又没有毅力,因为他的任务重大而路程遥远。以在天下实现仁德为己任,能说不重大吗?到死方休,能说

  • 化履

    源见“卢耽鹤”。形容幻化成仙鹤。唐武三思《仙鹤篇》:“别有闻箫出紫烟,还如化履上青天。”

  • 宣室事

    同“宣室问鬼神”。唐方干《送郑端公》诗:“圣主伫知宣室事,岂容才子滞长沙。”

  • 史鱼直

    《论语.卫灵公》:“子曰:‘直哉史鱼!邦有道,如矢;邦无道,如矢。’”史鱼是春秋时卫大夫,正直不阿,敢于谏诤。孔子赞扬他邦有道,则忠心任职,像箭一样正直;邦无道,则忠言进谏,也像箭那样正直。后用为颂扬

  • 掌中人

    源见“掌上舞”。称体态轻盈善舞的女子。明何景明《大梁行》:“红妆不让掌中人,珠履皆为门下客。”【词语掌中人】   汉语大词典:掌中人

  • 春秋癖

    同“左传癖”。唐元稹《哭吕衡州六首》之六:“杜预《春秋》癖,扬雄著述精。”

  • 复瓿

    同“覆酱瓿”。复,通“覆”。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三九回:“只恨不知作者姓名,这等名作,埋没在风尘中,也不知几许年数了;倘使不遇我辈,岂不是徒供鼠啮虫伤,终于复瓿。”【词语复瓿】   汉语大词典:复瓿

  • 犯夜醉归

    源见“灞陵呵夜”。谓违禁夜饮迟归。宋苏轼《铁沟行赠乔太傅》诗:“老去同君两憔悴,犯夜醉归人不避。”

  • 善始善终

    原指从开头到结局都很好。后则泛指做事要有头要尾,不能虎头蛇尾,半途而废。庄子认为,死生由命,是人所不能干预的。所以古代圣贤生于世上,能够理智而正确地对待青年、老年等生命的各个阶段和生死问题,世人对此也

  • 幽遁凿坏

    源见“颜阖逾墙”。形容甘心隐居,不愿做官。坏,屋的后墙。唐骆宾王《上兗州张司马启》:“方欲闭门却扫,养拙以终年;幽遁凿坏,甘贫而卒岁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