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字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僧儒各不为礼

僧儒各不为礼

僧:信奉佛教的出家人。儒:儒士。为礼:行礼。此典指孛术鲁翀以身居天下儒人师(国子祭酒)为由,不肯向吐蕃帝师俯伏进觞。孛术鲁种(1279-1338),字子翚,女真族,邓州顺阳(今河南邓县西北)人。初任县儒学教谕、路学正等低级教职。因姚燧之荐,预修《世皇实录》。后升监察御史、中书右司员外郎、廉访使、集贤直学士兼国子祭酒等官。治性命道德之学,学问博宏,文章典雅,为天下学者之表仪。元朝国制,吐蕃喇嘛帝师受到仅次于皇帝的崇高礼遇。一次,帝师自吐蕃到达大都,文宗降下圣旨,命令朝廷一品大臣以下,统统乘白马到城郊迎接。众朝廷大臣俯伏于尘埃,向帝师进酒,帝师竟平稳端坐,不作答礼。惟有孛术鲁翀站着举觞向帝师进酒,并说:“帝师您是释迦牟尼的门人,天下僧人之师。我职国子祭酒,是孔夫子的门人,天下儒士之师。请允许不必互相行礼。”帝师听罢,笑着站起身来,举起酒杯,一饮而尽。在场的僧俗众官无不为之愕然失色。

【出典】:

元史》卷183《孛术鲁翀传》4221、4222页:“(孛术鲁翀)迁集贤直学士,兼国子祭酒……帝师至京师,有旨朝臣一品以下,皆乘白马郊迎。大臣俯伏进觞,帝师不为动,惟种举觞立进曰:‘帝师,释迦之徒,天下僧人师也。余,孔子之徒,天下儒人师也。请各不为礼。”帝师笑而起,举觞卒饮,众为之慄然。”


猜你喜欢

  • 发思古之幽情

    见〔摅怀旧之蓄念,发思古之幽情〕。

  • 陈宝

    源见“陈宝雄”。借指帝业。清王士禛《怀古诗三篇》之一:“七雄既龙斗,陈宝归嬴秦。”【词语陈宝】   汉语大词典:陈宝

  • 甘之若饴

    见“甘之如饴”。《明史·齐泰等传赞》:“然其忠愤激发,视刀锯鼎镬~。”【词语甘之若饴】  成语:甘之若饴

  • 骑竹杖

    源见“杖化龙”。指仙道出行。元柳贯《追饯常大参至樵舍镇饮别后夜宿舟中听雨》诗:“欲与仙人骑竹杖,时从老子据胡床。”

  • 燕山

    源见“黄金台”。借指重价招贤的燕昭王。唐贾至《燕歌行》:“昔时燕山重贤士,黄金筑台从隗始。”【词语燕山】   汉语大词典:燕山

  • 民胞物与

    宋张载《西铭》:“民吾同胞,物吾与也。”意谓世人皆为我的同胞,万物俱是我的同辈。后因以“民胞物与”谓泛爱一切人和物。明徐渭《义冢募文》:“坐观蚁穿鸟啄之惨,竟何民胞物与之仁?”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十

  • 织女黄姑

    同“织女牵牛”。黄姑,牵牛星的别称。唐元稹《古决绝词》之二:“已焉哉,织女别黄姑,一年一度暂相见,彼此隔河何事无。”

  • 切泥

    参见:切玉剑

  • 凫鹥不足鹤有余

    同“凫胫鹤膝”。宋苏辙《次韵子瞻游孤山》诗:“凫鹥不足鹤有余,一俯一仰戚与蘧。”

  • 玉铉

    《易.鼎》:“上九:鼎玉铉,大吉,无不利。”孔颖达疏:“铉,所以贯鼎而举之也。”后因以“玉铉”喻处于高位的大臣。三国 魏曹丕《报王朗让位诏》:“朕求贤于君而未得,君乃翻然称疾,非徒不得贤,更开失贤之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