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字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决一雌雄

决一雌雄

指项羽对刘邦说:我们两人面对面打仗,以决定胜败。后以此典比喻双方面对面的较量,比出高低,决定胜败。秦末农民起义及推翻秦朝的战争后,最后剩下项羽、刘邦两股势力相斗,楚、汉两军在广武(今河南荥阳东北广武山上)隔涧对持了几个月,楚霸王项羽和汉王刘邦长久相持,胜败未决,青壮年苦于长期作战,老弱人疲乏劳累于后勤运输。霸王项羽对汉王刘邦说:“天下纷纷扰扰几年,只是因为我们两个人罢人,我愿与汉王一对一当面决战,以定胜败,不要再白白地熬苦天下百姓老小了。”汉王刘邦笑着谢绝道:“我宁可斗智,不能斗力。”

【出典】:

史记》卷7《项羽本纪》328页:“楚、汉久相持未决,丁壮苦军旅,老弱罢(pí皮,通“疲”)转漕(水运)。项王谓汉王曰:‘天下匈匈(即汹汹,比喻动乱)数岁者,徒以吾两人耳,愿与汉王挑战决雌雄,毋徒苦天下之民父子为也。’汉王笑谢曰:‘吾宁斗智,不能斗力。’”

【例句】:

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100回:“懿羞惭满面曰:‘吾与汝决一雌雄!汝若能胜,吾誓不为大将!汝若败时,早归故里,吾并不加害。’” 清·钱彩《说岳全传》31回:“若能战,则亲自下山,决一雌雄。”


述宾 进行一场决战,定出胜负。《三国演义》100回:“懿羞惭满面曰:‘吾与汝~! 汝若能胜,吾誓不为大将!’”△多用于指以比武决斗来决定事情的最后结果。 →群雄逐鹿 决一死战 ↔退避三舍 善罢甘休 甘拜下风。也作“决一胜负”。


【词语决一雌雄】  成语:决一雌雄汉语词典:决一雌雄

猜你喜欢

  • 顺理成章

    《朱子语类》卷十九:“文者,顺理而成章之谓也。”原指写作遵循事理,自成章法。后多用以指说话、做事合乎情理,不悖常例。《九命奇冤》九回:“姑妈!我父亲当日虽然说发的是横财,却是顺理成章自然到手的,并不是

  • 蜃气楼

    亦作“蜃楼”,详见“海市蜃楼”条。【词语蜃气楼】   汉语大词典:蜃气楼

  • 黄帝上天

    同“黄帝登仙”。唐李贺《苦篁调啸引》:“当时黄帝上天时,二十三管咸相随。”

  • 岩栖穴处

    见“岩居穴处”。宋·叶适《代薛瑞明上遗表》:“~,未尝不戴于尧天;气尽形销,无复再瞻于舜日。”【词语岩栖穴处】  成语:岩栖穴处汉语大词典:岩栖穴处

  • 无恃其不攻,恃吾有所不可攻

    恃:凭借。 不要寄希望于敌人不会进攻,而要依靠自己有使敌人无法攻破的充足力量。 后引申到为人处世方面,强调自身建设的重要性。语出《孙子.九变》:“故用兵之法,无恃其不来,恃吾有以待之;无恃其不攻,

  • 明枪容易躲,暗剑最难防

    见“明枪容易躲,暗箭最难防”。明·叶宪祖《鸾鎞记·挫权》:“待我到丞相跟前去,背他一场是非,叫他~。”【词语明枪容易躲,暗剑最难防】  成语:明枪容易躲,暗剑最难防汉语大词典:明枪容易躲,暗剑最难防

  • 死诸葛走生仲达

    《三国志.蜀书.诸葛亮传》裴松之注引《汉晋春秋》曰:“杨仪等整军而出,百姓奔告宣王(司马懿),宣王追焉。姜维令仪反旗鸣鼓,若将向宣王者,宣王乃退,不敢偪。於是仪结陈而去,入谷然后发丧。宣王之退也,百姓

  • 卓氏

    参见:卓氏寡

  • 厉精图治

    图:谋求。振奋精神,力求治理好国家。宋.邵博《闻见后录》卷二三:“熙宁中,王介甫初参大政,神考方厉精图治。”亦作“厉精求治”。《新唐书.魏知古等传赞》:“观玄宗开元时,厉精求治,元老魁旧,动所尊惮,故

  • 羊歧

    源见“歧路亡羊”。谓羊入歧路。比喻事理不易掌握而容易失误。唐陆龟蒙《幽居赋》:“豹管闲窥,羊歧忘返。”【词语羊歧】   汉语大词典:羊歧