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字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刑天争神

刑天争神

山海经.海外西经》(卷三):“奇肱之国在北。其人一臂三目,有阴有阳,乘文马。有鸟焉,两头,赤黄色,在其旁。刑天与帝至此争神,帝断其首,葬之常羊之山。乃以乳为目,以脐为口,操干戚以舞。”

传说刑天与天帝竞登神位,被砍掉了头,仍以乳为目,以脐为口,持干戚挥舞战斗。后因以“刑天争神”比喻大无畏不屈不挠的精神。

晋.陶潜《读山海经》诗:“形天舞干戚,猛志固常在。”


【词语刑天争神】  成语:刑天争神

猜你喜欢

  • 芝兰之室

    芝、兰:两种香草。比喻良好的环境。《孔子家语.六本》:“与善人居,如入芝兰之室,久而不闻其香,即与之化矣;与不善人居,如入鲍鱼之肆,久而不闻其臭,亦与之化矣。”北齐.颜之推《颜氏家训.慕贤》:“是以与

  • 蜡代炊

    源见“石崇斗奢”。以蜡烛当柴烧饭。形容极为奢侈。清唐孙华《次和酬恺功院长见怀一百韵》:“阁用藜燃火,厨羞蜡代炊。”

  • 水平有波,衡正有差

    汉.刘安《淮南子.说林训》(卷一七):“水虽平,必有波;衡虽正,必有差;尺寸虽齐,必有诡。非规矩不能定方圆,非准绳不能正曲直,用规矩准绳者,亦有规矩准绳焉。”用来衡量方圆曲直轻重的工具也是有些微误差的

  • 蒙氏笔

    晋.崔豹《古今注.问答释义》:“牛亨问曰:‘自古有书契已来,便应有笔,世称蒙恬造笔何也?’答曰:‘蒙恬始造即秦笔耳。以柘木为管,鹿毛为柱,羊毛为被,所谓苍毫,非兔毛竹管也。’”《艺文类聚》卷五十八引晋

  • 敝帚

    源见“敝帚千金”。喻指无用之物。元 刘壎《隐居通议.杂录》:“辞味体要,真材不足以胜;?闻雷同,反得以敝帚幸出。”亦指像对破扫把一样,不予重视。《明史.孟养浩传》:“陛下不惟不听,且从而罚之,是坐忍元

  • 裂土拜爵

    源见“分茅列土”。指分赐土地、拜封爵位。清陈康祺《燕下乡脞录》卷二:“当事者且谓捣穴擒渠,功在眉睫,人人有裂土拜爵之想。”

  • 长坂九回

    源见“王尊叱驭”。指极险之路。北周庾信《周陇右总管长史赠太子少保豆卢公神道碑》:“渡泸五月,葛亮有深入之兵;长坂九回,王尊有忠臣之路。”

  • 干椹䝁豆

    《三国志.魏书.贾逵传》裴松之注引《魏略》:“杨沛字孔渠,冯翊万年人也。初平中,为公府令史,以牒除为新郑长。兴平末,人多饥穷,沛课民益畜干椹,收䝁豆(䝁,音lāo,䝁豆,野绿豆),阅其有余以补不足,如

  • 马耳东风

    源见“东风吹马耳”。比喻充耳不闻、无动于衷或互不相干。宋苏轼《和何长官六言次韵》之五:“青山自是绝世,无人谁与为容。说向市朝公子,何殊马耳东风。”见“耳边风”。宋·苏轼《和何长官六言》:“说向市朝公子

  • 牛衣当被

    源见“牛衣对泣”。形容生活极其艰苦。南朝 梁萧统《锦带书十二月启.应钟十月》:“牛衣当被,畏见王章;犊鼻亲操,恐逢犬子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