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字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剧孟任侠

剧孟任侠

指剧孟以行侠仗义闻名于当时,在河南地方有很大势力。后以此典指行侠仗义的人。当时,雒(Luò落)阳(今河南洛阳东北二十里)地方有个人叫剧孟。雒阳人以会做商业买卖为有才能,但剧孟却以行侠显名于诸侯。西汉景帝时,吴、楚等七王国叛乱,条侯周亚夫当太尉(全国军事首脑),乘坐急速传送之传车快要赶到河南时,见到剧孟,周亚夫高兴的说:“吴、楚发起重大叛乱行动而不求剧孟参加,我知道他们是没有什么作为的。”此典又作“剧孟”、“托交剧孟”、“剧孟交”、“侠游东海”。

【出典】:

史记》卷124《游侠列传·剧孟》3184页:“雒阳(因在雒水之北而得名,三国魏改“洛阳”)有剧孟。周人(指雒阳人。因雒阳本是周朝成周城所在地)以商贾为资(才能),而剧孟以任侠(以行侠仗义为己任,凭力气打抱不平)显诸侯。吴、楚反(指吴、楚七国之乱。汉景帝三年〔前154年〕,吴王刘濞联合楚王刘戊、赵王刘遂、胶西王刘卬、胶东王刘雄渠、济南王刘辟光、菑川王刘贤,实以反对朝廷“削藩”而借口以“请诛晁错以清君侧”为名,发动叛乱)时,条(今河北景县境)侯(周亚夫)为太尉,乘传车(驿舍急速传送之车子)将至河南,得剧孟,喜曰:‘吴、楚举大事而不求(寻求)孟,吾知其无能为已矣。’”

【例句】:

唐·李白《梁甫吟》:“吴楚弄兵无剧孟,亚夫咍尔为徒劳。” 唐·李白《结客少年场行》:“托交从剧孟,买醉入新丰。” 元·揭傒斯《赠王郎》:“世无剧孟交,不及青楼倡。” 明·陈子龙《奉酬皖城方密之见怀》:“侠游东海予仍剧,文苑西京君最良。”


【典源】 《史记·游侠列传》:“雒阳有剧孟。周人以商贾为资,而剧孟以任侠显诸侯。吴楚反时,条侯为太尉,乘传车将至河南,得剧孟,喜曰:‘吴楚举大事而不求孟,吾知其无能为已矣。’”《汉书·游侠传》亦载。

【今译】 汉时洛阳有大侠士剧孟,当地人主要从事商业,而剧孟以仗义豪侠,打抱不平闻名于诸侯。吴楚诸侯国起兵反乱时,条侯周亚夫为太尉,领兵平乱,乘车将到河南时,见到剧孟,高兴说:“吴楚举大事而不找剧孟,我知道他们没什么本事的了。”

【释义】后以此典指好侠仗义的人。

【典形】 剧孟、剧孟交、托交剧孟、侠游东海、君似剧孟。

【示例】

〔剧孟〕 唐·李白 《梁甫吟》:“吴楚弄兵无剧孟,亚夫咍尔为徒劳。”

〔剧孟交〕 元·揭傒斯《赠王郎》:“世无剧孟交,不及青楼倡。”

〔托交剧孟〕 唐·李白《结客少年场行》:“托交从剧孟,买醉入新丰。”

〔侠游东海〕 明·陈子龙《奉酬皖城方密之见怀》:“侠游东海予仍剧,文苑西京君最良。”


猜你喜欢

  • 有大谬不然者

    谬:谬误,差错。 表示对情况的估计与事实相去甚远。语出汉.司马迁《报任少卿书》:“而事乃有大谬不然者。”清.李渔《闲情偶寄.颐养部.行乐第一》:“向未离家,谬谓四方一致,其饮馔服饰皆同于我。及历四方

  • 腰缠十万钱

    同“腰缠万贯”。清黄遵宪《咏物》之二:“想仍水击三千里,岂羡腰缠十万钱。”

  • 野鹤姿

    源见“鹤立鸡群”。出众的风度神采。宋苏轼《李宪仲哀辞》诗:“萧然野鹤姿,谁复识中散。”

  • 汉皋珮失

    源见“汉皋解佩”。形容失去所爱之人或物的怅惘。宋石孝友《玉楼春》词:“汉皋珮失诚相误,楚峡云归无觅处。一天明月缺还圆,千里伴人来又去。”又《满庭芳》词:“一从,攀折后,汉皋珮失,铜雀春空。”

  • 刘琨舞

    同“刘琨舞剑”。唐玄宗《巡省途次上党旧宫赋》诗:“不学刘琨舞,先歌汉祖风。”【词语刘琨舞】   汉语大词典:刘琨舞

  • 一夫不获,若己推而内之沟中

    见〔若己推而内之沟中〕。

  • 悬壶代哭

    《礼记.丧大记》:“君丧,虞人出木角,狄人出壶(漏壶),雍人出鼎,司马悬之,乃官代哭。大夫官代哭不悬壶。”郑玄注:“代,更也。未殡,哭不绝声,为其罢倦;既小殓,可以为漏刻分时而更哭也。”后因以“悬壶代

  • 三马同槽

    《晋书.宣帝纪》:“〔曹操〕又尝梦三马同食一槽,甚恶焉。因谓太子丕曰:‘司马懿非人臣也,必预汝家事。’”三马,指司马懿、司马师、司马昭;一槽,指曹氏。后因以“三马同槽”为外姓谋位之典。顾馀《咏古四律》

  • 东床娇客

    同“东床佳婿”。元李好古《张生煮海》三折:“东海龙神差老僧来做媒,招你为东床娇客。”见“东床快婿”。【词语东床娇客】  成语:东床娇客汉语大词典:东床娇客

  • 獭祭

    同“獭祭鱼”。清梁绍壬《两般秋雨盫随笔.毛西河》:“〔毛西河〕凡作诗文,必先罗书满前……〔其夫人〕曰:‘君等以毛大可为博学耶?渠作七言八句,亦须獭祭而成。’”【词语獭祭】   汉语大词典:獭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