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字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功人功狗

功人功狗

指西汉建立后,高祖刘邦对萧何及其他群臣论功封赏时之比喻。后以此典比喻有功的谋臣将领。萧何(?——前193年),沛(今江苏沛县)人,曾为沛县主吏掾(yuàn院,主管总务、人事,与闻政务的属员)。秦二世元年(前209年),萧何佐刘邦起义。刘邦率军入秦都咸阳(今陕西咸阳东北),诸将都忙于分取府库财物,萧何收取秦王朝之文献档案,掌握了全国之山川险要、郡县户口及当时之社会情况。楚、汉战争中,萧何推荐韩信为大将,自以丞相身份留守关中(今陕西中部地区),输送士卒、粮饷,支援作战。 汉高祖五年(前202年),既已杀死项羽,平定了天下,就当论功行赏。群臣争功,一年多对每人立功等级不能决定下来。刘邦以萧何的功劳最大,封他为酂(cuó矬,今河南永城西)侯,享受之食邑最多。功臣们都说:“我们身披铠甲,手执锐利武器,多的身经百战,少的交锋数十回合,攻城略地,功劳大大小小各不相等。而今萧何还没有前线作战的汗马功劳,只是操持文墨发议论,不参加战斗,封赏倒反而在我们之上,这是为什么?”刘邦问:“大家知道打猎吗?”群臣回答:“知道。”又问:“知道猎狗吗?”回答:“知道。”刘邦说:“打猎,追逐野兽兔子的是猎狗,而放开系狗绳,指示野兽所在的是人。如今大家只能捕捉到野兽,功劳像猎狗。至于萧何,放开系狗绳,指示猎取目标,功劳如猎人。况且,诸位只是个人追随我,一家多的也不过两、三人。而今萧何全宗族数十人都跟随我作战,这个功劳是不可以忘记的。”群臣都不敢再说什么了。此典又作“猎犬方劳指”、“狗功”、“纵狗殊有功”、“功狗”。

【出典】:

史记》卷53《萧相国世家》2015、2016页:“汉五年,既杀项羽,定天下,论功行封。群臣争功,岁余功不决。高祖以萧何功最盛,封为酂侯,所食邑多。功臣皆曰:‘臣等身被(pī批,通“披”)坚持锐,多者百余战,少者数十合,攻城略地,大小各有差。今萧何未尝有汗马之劳,徒持文墨议论,不战,顾(倒)反居臣等上,何也?’高帝曰:‘诸君知猎乎?’曰:‘知之。’‘知猎狗乎?’曰:‘知之。’高帝曰:‘夫猎,追杀兽兔者狗也,而发(放开系猎狗绳)指示兽处者人也。今诸君徒能得走兽耳,功狗也。至如萧何,发指示,功人也。且诸君独以身随我,多者两、三人。今萧何举宗数十人皆随我,功不可忘也。’群臣皆莫敢言。”

【例句】:

宋·刘筠《受诏修书述怀感事》:“猎犬方劳指,神龟可避渔。” 宋·苏轼《和陶杂诗》之三:“兔死缚淮阴,狗功指平阳。” 明·高启《走狗塘》:“君不见汉皇纵狗殊有功,逐兔直到乌江东。” 清·王昙《留侯祠》:“功人功狗两无益,徒受亭公谩骂名。” 清·黄任《彭城道中》:“当时何不怜功狗,留取韩彭守四方?”


【典源】 《史记·萧相国世家》:“高祖以萧何功最盛,封为酂(cuo) 侯,所食邑多。功臣皆曰:‘臣等身披坚执锐,多者百余战,少者数十合,攻城略地,大小各有差。今萧何未尝有汗马之劳,徒持文墨议论,不战,顾反居臣等上,何也?’高帝曰:‘诸君知猎乎?’曰:‘知之。’‘知猎狗乎?’曰:‘知之。’高帝曰:‘夫猎,追杀兽兔者狗也,而发踪指示兽处者人也。今诸君徒能得走兽耳,功狗也。至如萧何,发踪指示,功人也。’”《汉书·萧何传》亦载,文大略同。

【今译】 汉高祖刘邦平定天下后,分封群臣,以萧何功为最高,封侯并食大县。其他功臣认为他们身历百战,攻城夺地,而萧何从未征战,没有战功,只靠笔墨议论,功劳反在他们之上,不服。刘邦说:“诸君知道打猎吗?”群臣答:“知道。”又问:“知道猎狗吗?”答:“知道。”刘邦说:“打猎,追杀野兽狡兔的是狗,而发现指示野兽所在的,是人。现在诸君只会猎取走兽,是有功的狗。而萧何的作用是发现指示走兽,是有功的人。”

【释义】 后以此典借指有功的谋臣将领。

【典形】 功狗、功人功狗、狗功、猎犬方劳指、纵狗殊有功。

【示例】

〔功狗〕 清·黄任《彭城道中》:“当时何不怜功狗,留取韩彭守四方?”

〔功人功狗〕 清·王昙《留侯祠》:“功人功狗两无益,徒受亭公谩骂名。”

〔狗功〕 宋·苏轼《和陶杂诗》之三:“兔死缚淮阴,狗功指平阳。”

〔猎犬方劳指〕 宋·刘筠《受诏修书述怀感事》:“猎犬方劳指,神龟可避渔。”

〔纵狗殊有功〕明·高启《走狗塘》:“君不见汉皇纵狗殊有功,逐兔直到乌江东。”


猜你喜欢

  • 齐紫败素

    齐国因齐桓公喜欢紫色的衣服,因而价格猛涨,为帛的十倍,实际上是败素。《战国策.燕策一》:“臣闻智者之举事也,转祸而为福,因败而成功者也。齐人紫败素也,而价十倍。”素:白缯。后因以“齐紫败素”比喻虚有其

  • 海浅蓬莱

    同“沧海桑田”。北周庾信《思旧铭》:“海浅蓬莱,鱼鳖与蛟龙共尽。”此指国难。

  • 吹箫子晋

    同“吹笙子晋”。清赵翼《题周茨观察老圃秋容图》诗:“公昔登科最少年,吹箫子晋 缑山仙。”

  • 叱起仙羊

    同“叱石为羊”。宋李昴英《水调歌头.题斗南楼和刘朔斋韵》词:“稳驾大鹏八极,叱起仙羊五石,飞佩过丹丘。”

  • 杯蛇弓影

    见“杯弓蛇影”。宋·章甫《问祖显疾》:“陋巷邻南北,春风酒浅深;杯蛇弓落影,应已断疑心。”

  • 鱼龙漫衍

    鱼龙漫衍是汉代百戏之一。所谓“漫衍”,就是张衡在《西京赋》中说的长百寻(约合八十丈)的巨兽;所谓“鱼龙”就是舍利兽(即“猞猁”),先在庭院里舞蹈,然后跃入殿前池中戏水,变成比目鱼,跳跃击水,喷出水雾遮

  • 天无绝人之路

    天不会把人困死。 比喻人处于绝境时终能找到出路。语出元.无名氏《货郎旦》四折:“果然天无绝人之路,只是那东北上摇下一只船来。”《平妖传》一九回:“喜得天无绝人之路,亏了他家老院子留义,一片好心,请我

  • 渔阳掺

    同“渔阳掺挝”。北周庾信《夜听捣衣》诗:“声烦《广陵散》,杵急《渔阳掺》。”唐李颀《听安万善吹觱篥歌》:“忽然更作《渔阳掺》,黄云萧条白日暗。”【词语渔阳掺】   汉语大词典:渔阳掺

  • 剑龙

    源见“虎吼龙鸣”。美称剑。以古时之剑有化为龙者,故云剑龙。唐李贺《吕将军歌》:“北方逆气污青天,剑龙夜叫将军闲。”【词语剑龙】   汉语大词典:剑龙

  • 沧海横波

    同“沧海横流”。姚锡均《初春感怀》诗:“王尼身世休凭问,沧海横波故泫然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