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字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千变万化

千变万化

极言变化无穷,不可捉摸,周穆王西巡昆仑返国途中,有人向他进献了一个名叫偃师的巧匠。周穆王问他有什么本领。偃师答道,随便您要求什么我都可以达到。不过我已经造了一件小玩意,您不妨先看一看。过了几天,偃师带着一个人来见周穆王。周穆王问他,和你一块来的是什么人,偃师答道,这是我制造的一个演员。周穆王很是吃惊,看他走路,跑步,前俯,后仰,实实在在是个真人。按一下他的下巴,便唱起歌子,而且还很合旋律;摸一下他的手,便跳起舞来,而且很合节拍。变化无穷,人想叫他干什么,他就按人意思来办。穆王以为他是个真人,便和他最宠爱的盛姬以及其他美人一起观看表演。表演快要结束时,偃师带来的表演者竟然向周穆王周围的侍妾美人投出挑逗的目光。周穆王大怒,立即下令要杀掉偃师。偃师十分害怕,当即把他带的那个人拆散罗列在地上,让周穆王看,都是由皮革,胶漆,木头、黑白颜色拼凑起来的。周穆王走到跟前仔细一瞧,所有内脏、皮骨齿发全然俱备,但都是假的。再把它们安装起来,便又象刚才见到的那个人一样。试着摘掉他的心,嘴就不能说话;摘掉肝,眼就不能看;摘掉肾,脚就不能迈步。周穆王才高兴地叹道,人的技巧简直可以和老天相比了。下令在后车上载着它返回国都去了。

【出典】:

列子·汤问》:“周穆王西巡狩,越昆仑,至不弇山,反还,未及中国,道有献工人名偃师。穆王荐之,问曰:‘若有何能?’偃师曰:‘臣唯命所试,然臣已有所造,愿王先观之。’穆王曰:‘曰以俱来。吾与若俱观之。’翌日,偃师谒见王。王荐之曰:‘若与偕来者何人邪?’对曰:‘臣之所造能倡者。’穆王惊视之,趋步俯仰,信人也。巧夫!钡其颐,则歌合律;捧其手,则舞应节。千变万化,惟意所适。王以为实人也,与盛姬内御并观之。技将终,倡者瞬其目而招王之左右侍妾。王大怒,立欲诛偃师。偃师大慑,立剖散倡者以示王,皆缚会革木,胶漆、白黑丹青之所为。王谛料之,内则肝胆心肺脾肾肠胃,外则筋骨、支节、皮毛、齿发,皆假物也,而无不毕具者。合会复如初见。王试废其心,则口不能言;废其肝,则目不能视;废其肾,则足不能步。穆王始悦而叹曰:‘人之巧乃可与造化者同功乎!’诏贰车载之以归。”

【例句】:

西汉·贾谊《鵩鸟赋》:“千变万化兮,未始有极。”


并列 形容变化极多。语出《列子·周穆王》:“千变万化,不可穷极。”廖辉英《红尘孽债》:“中侃,任何工作都有它单调的一面,日复一日,哪能~? 但人总是得有起码的稳定性才行。”△用以描写客观事物或主观意识的变化。→变化无穷 变化多端 瞬息万变。也作“千变万态”、“千变万状”、“千变万轸”。


【词语千变万化】  成语:千变万化汉语词典:千变万化

猜你喜欢

  • 多情荀令

    源见“荀令伤神”。喻称对妻子深情的男子。宋 刘壎《选冠子.送歌者入闽》词:“憔悴损,俊赏杜郎,多情荀令,欲写别愁无力。”

  • 时习

    《论语.学而》:“学而时习之,不亦说乎?”后因以“时习”谓经常温习。唐白居易《省试性习相远近赋》:“是以君子稽古于时习之初,辩惑于成性之所。”【词语时习】   汉语大词典:时习

  • 鹅群

    同“鹅群帖”。明虞堪《赠倪云镇》诗:“尚想君家清閟阁,临池谁见拓鹅群?”清吴雯《汪文升赠小楷五百字为别诗酬来美》:“江陵劫火然,鹅群荡无存。”【词语鹅群】   汉语大词典:鹅群

  • 大直若屈

    最正直的人,(由于顾全大局)表面上看,好像很枉屈。语出《老子》四五章:“大直若屈,大巧若拙,大辨若讷。”《后汉书.荀爽传.论》:“及后潜图董氏(卓),几振国命,所谓大直若屈,道固逶迤也。”见“大直若屈

  • 盘谷

    唐韩愈《送李愿归盘谷序》:“太行之阳有盘谷。盘谷之间,泉甘而土肥,草木丛茂,居民鲜少。或曰:‘谓其环两山之间,故曰盘。’或曰:‘是谷也,宅幽而势阻,隐者之所盘旋。’友人李愿居之。”后因以“盘谷”咏隐居

  • 八米

    同“八米卢郎”。唐罗隐《送卢端公归台卢校书之夏县》诗:“地推八米源流盛,才笑三张事业贫。”【词语八米】   汉语大词典:八米

  • 滕室

    源见“滕公佳城”。美称墓穴。唐张九龄《王府君墓志铭》:“合如防墓,开彼滕室。”【词语滕室】   汉语大词典:滕室

  • 渭水钓

    同“渭滨垂钓”。元 卢旦《送侍讲学士邓善之辞官还钱唐》诗:“既卜渭水钓,又起傅岩筑。”【词语渭水钓】   汉语大词典:渭水钓

  • 万般皆下品,惟有读书高

    万般:万种。下品:犹下等。 世上万种行业都是下等,只有读书这一行最为高尚。 旧时鼓吹“读书做官”,错误地把读书置于一切之上。语出宋.汪洙《神童诗》:“万般皆下品,惟有读书高。”宋.无名氏《张协状元

  • 不贪宝

    同“不贪为宝”。宋苏轼《梦中作寄朱行中》诗:“至今不贪宝,凛然照尘寰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