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字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发奸擿伏

发奸擿伏

发、擿(tì替):揭发。奸:奸邪。伏:隐伏。发奸擿伏,揭发隐匿的坏人坏事,使奸邪无所隐遁。西汉京兆尹赵广汉曾下令召湖都亭长来京兆府议事。湖都亭长途经界上时,界上亭长随便开玩笑说:“到了京兆府,千万不要忘了替我向赵君(指赵广汉)问候。”湖都亭长到后,赵广汉和他谈完公事后说:“界上亭长让你捎来问候,为什么不转达给我呢?”湖都亭长听后叩头道歉说:“确有其事。”赵广汉说:“回去请替我转告界上亭长,尽力考虑政务,做出政绩,我京兆尹是不会忘记他的深厚情意的。”赵广汉就是这样精明过人,一切隐伏的事情都能发觉并揭示出来。后以此为典,赞扬吏治精明。

【出典】:

汉书》卷76《赵广汉传》3203页:“(赵)广汉尝记召湖都亭长,湖都亭长西至界上,界上亭长戏曰:‘至府,为我多谢问赵君。’亭长既至,广汉与语,问事毕,谓曰:‘界上亭长寄声谢我,何以不为致问?’亭长叩头服实有之。广汉因曰:‘还为吾谢界上亭长,勉思职事,有以自效,京兆不忘卿厚意。’”其发奸擿伏如神,皆此类也。

【例句】:

南朝宋·范晔《后汉书·王涣传》:“又能以谲数发奸擿伏。” 元·脱脱《宋史·李参传》:“参以学术,然刚果严深,喜发擿奸伏,不假贷。” 宋·秦观《越州请立程给事祠堂状》:“发隐擿伏,敏捷如神。” 明·冯梦龙《醒世恒言》卷29:“再说陆公在任,分文不要,爱民如子,况又发奸擿隐,剔清利弊,奸宄慑伏,盗贼屏迹”。 民国·赵尔巽《清史稿·张存仁传》:“臣虽愚,岂不知随众然诺,其事甚易;发奸擿伏,其事甚难。”


并列 擿,揭发。举发秘密罪案。形容吏治清明,奸邪无所遁隐。《汉书·赵广汉传》:“其~如神。”《后汉书·王涣传》:“又能以谲数~。”※擿,不读作zhāi。△褒义。多用于描写清明社会。也作“发伏擿奸”、“发奸擿隐”、“发奸发伏”、“发擿奸隐”、“发隐擿伏”。


【词语发奸擿伏】  成语:发奸擿伏汉语词典:发奸擿伏

猜你喜欢

  • 浮瓜沉李

    三国魏.曹丕《与朝歌令吴质书》:“浮甘瓜于清泉,沈朱李于寒水。”浮瓜沉李,甘凉消暑。后以“浮瓜沉李”做为消夏乐事之称。唐.杜甫《解闷》诗十一:“翠瓜碧李沉玉甃,赤梨葡萄寒露成。”宋.辛弃疾《临江仙.老

  • 鳏鱼

    《释名.释亲属》:“无妻曰鳏。鳏,昆也;昆,明也。愁悒不寐,目恒鳏鳏然也。故其字从鱼,鱼目恒不闭者也。”后因以“鳏鱼”借指郁悒不寐者。宋刘过《浣溪沙.春晚书情》词:“海燕成巢终是客,鳏鱼入夜几曾眠。”

  • 弄璋之庆

    谓生男的喜庆。明赵弼 《木绵庵记》: “喜公有弄璋之庆,万事足矣。” 参见:○弄瓦弄璋见“弄璋之喜”。【词语弄璋之庆】  成语:弄璋之庆汉语大词典:弄璋之庆

  • 外孙虀臼

    源见“绝妙好辞”。隐语,谓好辞。指优美的文辞。清黄遵宪《浪华内田九成以所著名人书画款识作绝句》之四:“外孙虀臼始曹娥,后起辞工数老坡。”

  • 是可忍,孰不可容

    同“是可忍,孰不可忍”。唐郑亚《唐丞相太尉卫国公李德裕会昌一品制集序》:“况明皇旧宫,天井内地,跨连河北,胁倚山东,岂有行有匪人,坐为污俗,若是可忍,孰不可容!”见“是可忍,孰不可忍”。《梁书·元帝纪

  • 抚字

    源见“抚字催科”。谓对百姓的安抚体恤。宋陆游《戊申严州劝农文》:“虽诚心未格于丰穰,然拙政每存于抚字。”明区大相《入罗滂水》诗:“直须勤抚字,勿使困征徭。”【词语抚字】   汉语大词典:抚字

  • 借筹代谋

    源见“留侯借箸”。指代为出谋划策。茅盾《杂感二题.又一副嘴脸》:“日本武士,对于中国的这些‘好心肠的老实人’之谆谆劝告,借筹代谋,大概并不领情。”

  • 东堂

    源见“郤诜丹桂”。代称试院。唐王建《送薛曼应举》诗:“子去东堂上,我归南涧滨。”【词语东堂】   汉语大词典:东堂

  • 琴怨

    源见“湘灵鼓瑟”。指幽怨的琴声。宋钱惟演《再赋》:“琴怨来湘浦,鸿惊近洛川。”

  • 莫邪钝,铅刀铦

    莫邪:本传说中人名,曾与其夫干将,为楚王铸剑,成雌雄两把,后遂以干将、莫邪为利剑名。铦( ㄒㄧㄢ xiān 先):锋利。喻黑白颠倒,小人得意。贤人受屈。汉代贾谊《吊屈原赋》:“莫邪为钝兮,铅刀为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