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字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含香

含香

东汉.应劭《汉官仪》:“尚书郎奏事明光殿,省中皆胡粉涂壁,其边以丹漆地,故曰丹墀。尚书郎含鸡舌香,伏其下奏事。”(据《汉学堂丛书》本)

汉时制度,尚书台尚书郎上朝奏事时,口中须含鸡舌香,这是为了使说话时气味芬芳。后用为咏郎官之典。

唐.杜甫《西阁二首》其二诗:“不道含香贱,其如镊白休。”唐.杜甫《七月一日题终明府水楼二首》其一诗:“翛然欲下阴山雪,不去非无汉署香。”唐.姚合《寄右史李定言》诗:“才归龙尾含鸡舌,更立螭头运兔毫。”


【词语含香】   汉语词典:含香

猜你喜欢

  • 士先器识而后才艺

    器识:器度与识见。才艺:才华与技艺。 表示看人要把“德”放在“才”之上。语出《资治通鉴.唐纪.高宗永淳元年》:“裴行俭曰:‘士之致远,当先器识而后才艺。’”“才艺”后亦引作“辞章”、“文艺”。明.袁

  • 幼妇

    同“幼妇辞”。唐唐彦谦《送樊琯司业归朝》诗:“齑辛寻幼妇,醴酒忆先王。”宋辛弃疾《贺新郎.又和三山雨中游西湖》词:“拟向诗人求幼妇,倩诸君,妙手皆谈马。”【词语幼妇】   汉语大词典:幼妇

  • 功成不居

    立了功,而不把功劳归于自己。《老子》第二章:“是以,圣人处无为之事,行不言之教。万物作而不为始,生而不有,为而不恃,功成而不居。夫唯不居是以不去。”见“功成而不居”。清·无名氏《杜诗言志》卷6:“看他

  • 愿嚏

    《诗.邶风.终风》:“寤言不寐,愿言则嚏。”郑玄笺:“言我愿思也,嚏,读当为不敢嚏咳之嚏,我其忧悼而不能寐,汝思我心,如是我则嚏也。今俗:人嚏云人道我。此古之遗语也。”后因以“愿嚏”为有人在议论或思念

  • 方朔偷

    源见“方朔偷桃”。为咏桃的典故。唐蒋防《玄都楼桃》诗:“红软满枝须作意,莫教方朔施偷将。”

  • 辩日

    《列子.汤问》:“孔子东游,见两小儿辩斗。问其故,一儿曰:‘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,而日中时远也。’一儿以日初出远,而日中时近也。一儿曰:‘日初出,大如车盖;及日中,则如盘盂: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?’一

  • 芦中

    源见“芦中人”。泛指亡匿之处。清全祖望《周布衣传》:“一日遇华亭 徐副院孚远于芦中,与之偕归。”

  • 枚皋诣阙

    《汉书.枚乘传》附《枚皋传》:“乘在梁时,取皋母为小妻。乘之东归也,皋母不肯随乘。……皋与母居。年十七,上书梁共王,得召为郎。三年,为王使,与冗从争,……皋亡至长安,上书北阙,自陈枚乘之子。上得之大喜

  • 中原得鹿

    《晋书.石勒载记下》:“脱遇光武,当并驱于中原,未知鹿死谁手。”脱:倘若。古代以中原代指中国、天下,以鹿喻指政权和帝位,所以用“中原得鹿”比喻取得天下。唐代温庭筠《过五丈原》诗:“下国卧龙空寤主,中原

  • 安用毛锥

    《旧五代史.史弘肇传》:“史弘肇,字化元,郑州滎泽人也……周太祖有镇邺之命,弘肇欲其兼领机枢之任,苏逢吉异其议,弘肇忿之。翌日,因窦贞固饮会,贵臣悉集,弘肇厉色举爵属周太祖曰:‘昨晨廷论,一何同异!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