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字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听其言,观其行

听其言,观其行

或简化称“听言观行”。原指孔子总结的教育方法,后来广泛应用于人际交往,表示不能只相信诺言,还要看其能否兑现诺言。孔子所欣赏的一个学生宰予在白天睡大觉,孔子心中非常不满,说,腐烂的木头不能雕刻,泥土作的墙不能粉刷,对于宰予,难道不应责备吗?他还说,起初,我对人家,听到他的话,便相信他的行为;今天,我对人家,听了他的话,还要考察他的行为。从宰予事件之后,我要改变态度了。

【出典】:

论语·公冶长》:“宰予昼寝。子曰:‘朽木不可雕也,粪土之墙不可圬也;于予与何诛?’子曰:‘始吾于人也,听其言而信其行;今吾于人也,听其言而观其行。于予与改是。’”

【例句】:

唐·骆宾王《自叙状》:“若斯人者,可胜道哉!而循誉察能,听言观行,舍真筌而择士,沿虚谈以取才,将恐有其语而无其人。”


猜你喜欢

  • 门生天子

    《旧唐书.杨复恭传》:复恭愤,与杨守亮书曰:“吾于荆榛中援立寿王,有如此负心门生天子,既得尊位,乃废定策国老!”唐僖宗崩逝后,宦官杨复恭迎立寿王李晔为帝(昭宗)。复恭恃功擅权,晔迫令致仕(辞官归居)。

  • 子玉铭

    《后汉书.崔骃传》附《崔瑗传》:“瑗高于文辞,尤善为书、记、箴、铭。”《文选》卷五十六东汉.崔子玉(瑗)《座佑铭》:“无道人之短,无说己之长。施人慎勿念,受施慎勿忘。世誉不足慕,唯仁为纪纲……”东汉人

  • 朝不谋夕

    谋:谋划,打算。 早晨不能为晚上的事预作谋划。 形容形势危急,或生活穷困,只能暂顾眼前,难作长久之计。语出《左传.昭公元年》:“吾侪偷食,朝不谋夕。”杜预注:“言欲苟免目前,不能念长久。”晋.葛洪

  • 井蛙

    《庄子.秋水》:“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,拘于虚也。”又:“子独不闻夫坎井之蛙乎?谓东海之鳖曰:‘吾乐与!出跳梁乎井幹之上,入休乎缺甃之崖;赴水则接腋持颐,蹶泥则没足灭跗;还虷蟹与科斗,莫吾能若也。’……

  • 一写当十读

    42` 文章抄写一遍,胜过阅读十遍。《太平御览.学部.晚学》引桓子《新论》曰:“高君孟颇知律令,尝自伏写书,署郎哀其老,欲代之,不肯,云:‘我躬自写:乃当十遍读。’”宋代罗大经《鹤林玉露.手写九经》:

  • 水中龙

    源见“阿童高义”。喻水军的杰出将领。指晋王濬。唐李贺《王濬墓下作》诗:“人间无阿童,犹唱水中龙。”【词语水中龙】   汉语大词典:水中龙

  • 鹏鷃喻

    源见“鲲鹏展翅”、“榆枋之见”。借指庄子逍遥的思想。唐李群玉《送人隐居》诗:“鹏鷃喻中消日月,《沧浪歌》里放心神。”

  • 双凫舄

    源见“王乔凫舄”。为咏颂地方官之典。唐骆宾王《饯郑安阳入蜀》诗:“唯有双凫舄,飞去复飞来。”唐陈子昂《送梁李二明府》诗:“空羡双凫舄,俱飞向玉轮。”

  • 亡人自存

    牺牲他人,以图保存自己。《三国志.蜀书.秦宓传》:“今战国反覆仪、秦之术,杀人自生,亡人自存,经之所疾。”仪、秦:指战国时的策士张仪、苏秦。【词语亡人自存】  成语:亡人自存

  • 畏简书

    《诗经.小雅.出车》:“王事多难,不遑启居。岂不怀归,畏此简书。”汉.毛氏传:“简书,戒命也。邻国有急,以简书相告,则奔命救之。”《出车》篇“畏此简书”语,意思是指出征者受到诫命的约束。后用以比喻执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