同“玉抵鹊”。南朝 齐 净住子《大忍恶对门》:“颂曰:春山之下玉抵禽,汉水之阳璧千金。”【词语玉抵禽】 汉语大词典:玉抵禽
源见“月桂”。指月。唐骆宾王《伤祝阿王明府》:“嗟乎!轮销桂魄,骊珠毁贝阙之前;斗散紫氛,龙剑没延平之水。”【词语桂魄】 汉语大词典:桂魄
《史记.张仪列传》附《陈轸传》:“韩魏相攻,期年不解。秦惠王欲救之,问于左右。左右或曰救之便,或曰勿救便,惠王未能为之决。陈轸适至秦,惠王曰:‘子去寡人之楚,亦思寡人不?’陈轸封曰:‘王闻夫越人庄舄乎
源见“摩挲铜狄”。同“金狄”。清钱谦益《负郭》诗:“鸱鴺尽日尝盛酒,铜狄他时几问年。”【词语铜狄】 汉语大词典:铜狄
同“季札聆音”。唐元稹《立部伎》诗:“惉滞难令季札辨,迟回但恐文侯卧。”
同“庾公尘”。唐殷尧藩《襄口阻风》诗:“曹瞒曾堕周郎计,王导难遮庾亮尘。”唐韩偓《驿步》诗:“物近刘舆招垢腻,风经庾亮污尘埃。”
源见“磨笄”。称后妃殉国自杀。清吴伟业《思陵长公主挽诗》:“国母摩笄刺,宫娥掩袂伤。”【词语摩笄】 汉语大词典:摩笄
同“都俞吁咈”。宋朱熹《与周参政札子》:“伏维都俞之暇,从容造膝,一为明主极言之,则天下幸甚。”【词语都俞】 汉语大词典:都俞
不但没有益处,而且还有伤害。语出《孟子.公孙丑上》:“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。以为无益而舍之者,不耘苗者也;助之长者,揠苗者也。非徒无益,而又害之。”鲁迅《华盖集.牺牲漠》:“一经误解,社会恐怕要更加自
同“首阳饿”。元段成己《吕氏用静斋》诗:“他年两绳床,分忍西山饥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