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字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唾壶击缺

唾壶击缺

北堂书钞》卷一二五晋裴启《语林》:“王大将军(指王敦)每酒后,辄咏魏武帝《乐府歌》(指曹操《龟虽寿》中的诗句)曰:‘老骥伏枥,志在千里;烈士暮年,壮心未已。’以铁如意击唾壶为节,壶尽缺。”

晋.刘义庆《世说新语.豪爽》:“王仲处(王敦字仲处)每酒后,辄咏‘老骥伏枥,志在千里;烈士暮年,壮心不已。’以如意打唾壶,壶口尽缺。”此事又见《晋书.王敦传》。

后人因以“唾壶击缺”或“击缺唾壶”作为激赏诗文之词。宋.张元干《石州慢.己酉秋吴兴舟中》词:“塞垣祇隔长江,唾壶空击悲歌缺。”在这里作者借用这个典故,表示自己不能杀敌雪耻的悲愤心情。李木庵《延安雅集》诗:“主人谓我何不歌,唾壶击碎意则那?”那,奈何。这两句诗意是:我现在不唱,等到胜利时痛快地唱,唱到把唾壶击碎。这里饱含着对革命胜利无限向往的激情。


主谓 唾壶,痰盂。形容忧愤激昂的情绪。语本南朝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豪爽》:“王处仲(王敦)每醉后辄咏‘老骥伏枥,志在千里。烈士暮年,壮心不已。’以如意打唾壶,壶口尽缺。”(《晋书·王敦传》)周斌《和剑华醉歌行》:“毕竟英雄心不死,~剑光紫。”※唾,不读作chuí。△多含壮志未酬之意。→胸中块垒 慷慨激昂 ↔怡然自得。也作“唾壶敲缺”、“唾壶击碎”。


【词语唾壶击缺】  成语:唾壶击缺汉语词典:唾壶击缺

猜你喜欢

  • 梦游华胥

    源见“华胥梦”。指黄帝梦游华胥国,见到无官无欲的平安理想世界。宋孟元老《〈东京梦华录〉序》:“古人有梦游华胥之国,其乐无涯者。”【典源】《列子·黄帝》:“ (黄帝) 昼寝而梦,游于华胥氏之国。华胥氏之

  • 偃求五鼎

    参见“主父五鼎”。

  • 渭与莘

    《史记.齐世家》:“西伯猎,遇太公于渭之阳。”《孟子.万章上》:“伊尹耕于有莘之野。”姜太公未遇周文王时钓于渭水之阳,伊尹未遇商汤时耕于有莘之野。两人因遇明主,方得出为执政大臣。“渭与莘”喻志士隐居之

  • 雨宿风餐

    同“雨卧风餐”。宋范成大《四明人董峰久居岳市乞诗》:“祝融峰下两逢春,雨宿风餐老病身。莫笑五湖萍梗客,海边亦有未归人。”见“雨卧风餐”。宋·范成大《四明人董峰久居岳市乞诗》:“祝融峰下两逢春,~老病身

  • 隐之感邻

    《晋书.吴隐之传》载:隐之有才德,至孝,居父母丧至哀,哭声感动邻居韩康伯。及康伯为吏部尚书,,举荐隐之入仕,终成良吏。后因以为旌孝之典。唐李瀚《蒙求》:“隐之感邻,王修辍社。”

  • 揆路

    源见“揆门相”。指宰相之位,内阁。《旧唐书.哀帝纪》:“左仆射裴枢,右仆射崔远,虽罢机衡,尚居揆路。”【词语揆路】   汉语大词典:揆路

  • 烂羊都尉

    同“烂羊”。清尤侗《念奴娇.和羡门韵》词:“借问史公牛马走,岂苦烂羊都尉?”【词语烂羊都尉】   汉语大词典:烂羊都尉

  • 辅车唇齿

    同“唇齿辅车”。晋孙楚《为石仲容与孙晧书》:“外失辅车唇齿之援,内有毛羽零落之渐,而徘徊危国,冀延日月。”并列 “辅车相依,唇亡齿寒”的简缩语。指相互依存的双方。晋·孙楚《为石仲容与孙皓书》:“外失~

  • 色目

    184 ① 唐代科举名词。宋代钱易《南部新书》卷丙:“大中以来,礼部放榜,岁取三、二人姓氏稀僻者,谓之色目人,亦谓之榜花。”大中:唐宣宗年号。【词语色目】   汉语大词典:色目

  • 题诗刻烛

    源见“击钵催诗”。指比试限时成诗。宋韩元吉《念奴娇.次陆务观见贻念奴娇韵》词:“春水移船花似雾,醉里题诗刻烛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