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字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大喜过望

大喜过望

指英布初见刘邦,刘邦怠慢不恭,他心里很不高兴;及到住所,招待他用之帷帐、饮食和侍从官员与汉王刘邦的规格一样,才大喜,觉得这超过他原来之想望。后以此典比喻事情的结果比原来的希望还好而非常高兴。英布(?——前195年),六县(今安徽六安东北)人。秦时曾犯法受过黥(qíng情)刑(脸上刺字涂墨),所以又名称黥布。秦朝末年,他率领骊(lí丽)山(今陕西临潼县东南)服劳动苦役之刑徒起义,初属项羽,作战勇敢,常为前锋,封九江王。楚、汉战争中,经随何游说,英布投归汉刘邦,封淮南王。英布来见汉王刘邦,刘邦正踞坐在床上洗脚,叫英布进去见他。英布大发怒火,后悔来投汉王,想要自杀。退出来便到住所里,看到用的、吃的、随从官员等跟汉王刘邦住地之规格一样,英布又大为高兴,觉得这超过他原来之想望。英布从刘邦击灭项羽于垓(gāi该)下(今安徽灵璧南)。汉初,以彭越、韩信相继被刘邦处死,因自危而举兵反,战败逃江南,被长沙王(吴芮子成王臣)诱杀。

【出典】:

史记》卷91《黥布列传》2602页:“淮南王至,上方踞(jù据,坐,两脚向前)床洗,召布入见,布大怒,悔来,欲自杀。出就舍,帐御、饮食、从官如汉王居,布又大喜过望。”

【例句】:

明·袁宏道《拙效传》:“余偶出,见其凄凉四顾,如欲哭者,呼之大喜过望。” 明·凌濛初《初刻拍案惊奇》16卷:“灿若灯下一看,正是前日相逢之人。不觉大喜过望,方才放下了心。” 清·纪昀《阅微草堂笔记·槐西杂志三》:“生观车后一幼女,妙丽如神仙,大喜过望。”


主谓 结果比原来希望的还好,因而特别高兴。蔡敦祺《林则徐》上:“林则徐对兵法本就曾下过番功夫,如今杨遇春肯将阵法授他,正是~。”△用于描写极其高兴。→如愿以偿 喜从天降 喜出望外 尽如人意 ↔大失所望 事与愿违 痛不可忍。也作“过望之喜”。


【词语大喜过望】  成语:大喜过望汉语词典:大喜过望

猜你喜欢

  • 雌雉啼

    源见“牝鸡司晨”。一说,本汉初吕后杀功臣事。《史记.吕太后本纪》:“吕太后者,高祖微时妃也。”裴骃集解:“《汉书音义》曰:‘讳雉’……吕后为人刚毅,佐高祖定天下,所诛大臣多吕后力。”后因以“雌雉啼”指

  • 何郎好吟

    《梁书.何逊传》:“逊为扬州法曹,公廨有梅一株,逊常赋诗其下。后居洛,思梅花不得,请再任扬州。至日,花盛开。逊于东阁延诸名士醉赏之。”何逊喜欢在梅树下构思赋诗。后以此为咏梅之典。明.高启《梅花九首》其

  • 夺衣

    同“夺锦袍”。《剪灯馀话.琼奴传》:“〔耘云〕因呼二生至前,指壁间所挂‘惜花春起早’、‘爱月夜眠迟’、‘掏水月在手’、‘弄花香满衣’四画曰:‘二郎少摅妙思,试为咏之,中月、夺衣,在此一举。’”【词语夺

  • 斗草

    参见:斗百草【词语斗草】   汉语大词典:斗草

  • 没卫

    同“没卫饮羽”。汉王充《论衡.儒增》:“或言没卫,或言饮羽,羽则卫,言不同耳。”又:“射似虎之石,矢入没卫,若射真虎之身,矢洞度乎?”【词语没卫】   汉语大词典:没卫

  • 辅车相依

    《左传.僖公五年》:“谚所谓‘辅车相依,唇亡齿寒’者,其虞、虢之谓也。”大车载物必用辅支持,故辅车有相依之关系。后用为两者关系密切,互相依存的典故。章炳麟《致梁启超书》:“以言政党,犹非其时;若云辅车

  • 飞燕将书

    源见“一箭下聊城”。指以文克敌。唐杜甫《收京》诗之一:“暂屈汾阳驾,聊飞燕将书。”

  • 三马同槽

    《晋书.宣帝纪》:“〔曹操〕又尝梦三马同食一槽,甚恶焉。因谓太子丕曰:‘司马懿非人臣也,必预汝家事。’”三马,指司马懿、司马师、司马昭;一槽,指曹氏。后因以“三马同槽”为外姓谋位之典。顾馀《咏古四律》

  • 少君方

    《汉书.郊祀志上》:“李少君亦以祠灶、谷道、却老方见上,上尊之。少君者,故深泽侯人,主方。匿其年及所生长。常自谓七十,能使物,却老。其游以方遍诸侯。无妻子。人闻其能使物及不死,更馈遗之,常余金钱衣食…

  • 唾面自拭

    同“唾面自干”。宋陆游《自规》诗:“转喉畏或触,唾面敢自拭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