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字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天与人归

天与人归

孟子.万章上》:“‘然则有天下也,孰与之?’曰:‘天与之。’”《穀梁传.庄公三年》:“其曰王者,民之所归往也。”后以“天与人归”称天命所属,人心所向。《三国演义》六十回:“若执狐疑之心,迁延日久,大为失计。且恐计谋一泄,反为他人所算。不若乘此天与人归之时,出其不意,早立基业,实为上策。”


主谓 天命所属,人心归向。语出《孟子·万章上》:“‘ 然则舜有天下也,孰与之?’曰:‘天与之。’”《谷梁传·庄公三年》:“其曰王者,民之所归往也。”太平天国·夏钟英《建天京于金陵论》:“由三楚以至江南,灭妖救民,~之地,实为仁义之师。”△后多用表示帝王登位即是秉承上天旨意,又受人民拥戴。→应运而生 ↔人怨天怒


【词语天与人归】  成语:天与人归汉语词典:天与人归

猜你喜欢

  • 椒聊

    《诗.唐风.椒聊》:“椒聊之实,蕃衍盈升。”毛传:“椒聊,椒也。”朱熹集传:“聊,语助也。”因椒子实蕃衍,故亦用以喻子孙众多。《周书.李贤传论》:“位高望重,光国荣家,跗萼连晖,椒聊繁衍,冠冕之盛,当

  • 石马出水文

    晋.干宝《搜神记》卷七:“初,汉元、成之世,先识之士有言曰:‘魏年有和,当有开石於西三千余里,系五马,文曰“大讨曹”。’及魏之初兴也,张掖之柳谷有开石焉。始见於建安,形成於黄初,文备於太和。周围七寻,

  • 狡兔迷窟

    源见“狡兔三窟”。意谓迷惑而不知所去。唐苏颋《御箭连中双兔》诗:“狡兔初迷窟,纤骊讵著鞭?”

  • 空囊涩

    同“空囊羞涩”。清赵翼《用少陵壮游篇韵寄题怀杜阁》:“身悲空囊涩,命托长镵强。”

  • 不憗遗

    《诗.小雅.十月之交》:“不憗遗一老,俾守我王。”谓不愿留。后用作对大臣逝世表示哀悼之辞。汉蔡邕《陈太丘碑文》:“天不憗遗老,俾屏我王。”南朝 梁任昉《齐竟陵文宣王行状》:“天不憗遗,奄见薨落。”宋秦

  • 守株

    同“守株待兔”。《孔丛子.连丛子上》:“然雅达博通,不世而出,流学守株,比肩皆是,众口非非,正将焉立。”《梁书.萧子云传》:“此是主者守株,宜急改也。”【词语守株】   汉语大词典:守株

  • 寒瓜

    指西瓜。《南史.滕昙恭传》:“五岁,母杨氏患热,思食寒瓜,土俗所不产。昙恭历访不能得,衔悲哀切。俄遇一桑门……曰:‘我有两瓜,分一相遗。’还以与母,举家惊异。”桑门:“沙门”的异译,即和尚。又,冬瓜亦

  • 斗酒彘肩

    参见“鸿门彘肩”。【典源】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:“于是张良至军门,见樊哙。樊哙曰:‘今日之事何如?’良曰:‘甚急。今者项庄拔剑舞,其意常在沛公也。’哙曰:‘此迫矣,臣请入,与之同命。’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

  • 竹马拜迎

    同“竹马交迎”。唐李白《赠宣城宇文太守兼呈崔侍御》诗:“竹马数小儿,拜迎白鹿前。”

  • 炉火

    晋代葛洪《神仙传》:“少君于安期先生,得神丹炉火之方。”道家谓炼丹汞之术为炉火。炼丹成功时,炉火会发生纯青的火焰,后则以“炉火纯青”比喻功夫达到纯熟完美的程度。【词语炉火】   汉语大词典:炉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