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字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天女散花

天女散花

《维摩诘经.观众生品》:“维摩诘以身疾,广为说法。佛告文殊师利:‘汝诣问疾。’时维摩诘室有一天女,见诸天人,闻所说法,便现其身,即以天花散诸菩萨大弟子上。花至诸菩萨即皆堕落,至大弟子便著不堕。……尔时天女问舍利弗;‘何故去花?’答曰:‘结习未尽,花著身耳;结习尽者,花不著也。’”

“结习”,佛教语,指人世的欲望、烦恼等。“天女散花”是一则佛经故事。本以花着身与不着身验证诸菩萨弟子向道之心诚与不诚,凡“结习”未尽,花即着身;“结习”已尽,花不着身。后因用为咏佛事之典,又用以比喻大雪纷飞的景象。

宋.辛弃疾《祝英台近.水纵横阕》词:“我眠君且归休,维摩方丈,待天女、散花时问。”陆游《夜大雪歌》:“初疑天女下散花,复恐麻姑行掷米。’(《剑南诗稿》卷二六)


主谓 原为佛教中的故事。以天女散花来试诸菩萨向道之心,如凡心未尽,花即着身。后用于形容大雪飞舞、色彩纷呈等景象。语本《维摩诘经·观众生品》:“时维摩诘室有一天女,见诸大人闻听说法,便现其身,即以天华散诸菩萨大弟子上;华至诸菩萨即皆堕落,至大弟子便著不堕。”明·姜绍书《无声诗史·周氏二女》:“其彩毫娟秀,如~。”△多用于描写场景。


【典源】 《维摩诘所说经·观众生品》:“时维摩诘室有一天女,见诸天人闻所说法,便现其身,即以天华散诸菩萨大弟子上,华至诸菩萨,即皆堕落;至大弟子,便著不堕。一切弟子神力去华,不能令去。”

【今译】 《维摩诘所说经》 中说,维摩诘长者以法力现其病身,佛派遣文殊菩萨并诸菩萨大弟子前往问病,彼此以法问难。维摩诘室有一天女,见诸天人说法,即用天花散在诸菩萨及大弟子身上,以花着身不着身来验证其道行。花落菩萨身,当即落下; 花落大弟子身上,都附着不能除去。参见 〖维摩示病〗。

【释义】 后以此典形容说经讲法之妙; 也用以形容落花、下雪等景象。

【典形】 花雨、曼陀雨、摩诘持花女、散花、散花女、散花天、散花天女、天花、天花拂袂、天女花、天女散花、天雨曼陀、雨花、雨天花、花如雨、禅室散花、天雨宝花、诸天散花、天女相试、散六花。

【示例】

〔花雨〕 清·王摅《慈光寺行》:“钵盂盛处一龙降,花雨飞时万人伏。”

〔曼陀雨〕 宋·苏轼《和子由柳湖久涸》之二:“久陪方丈曼陀雨,羞时先生苜蓿盘。”

〔摩诘持花女〕 宋·陆游《和范待制秋日书怀》:“室无摩诘持花女,囊有娑婆等价香。”

〔散花〕 宋·辛弃疾《满江红·寿赵茂嘉郎中》:“种柳已成陶令宅,散花更满维摩室。”

〔散花天〕 元·耶律楚材《和南质张学士敏之》之三:“维摩方丈傍无边,个中无碍散花天。”

〔散花天女〕 元·萨都拉《赠仁皇讲师达上人》:“散花天女满经阁,出海神龙闻讲钟。”

〔天花〕唐·卢照邻《相乐夫人檀龛赞》:“宝树天花,竞爽鸿毛之际。”

〔天花拂袂〕 清·龚自珍《己亥杂诗》之九十七:“天花拂袂著难销,始愧声闻力未超。”

〔天花女〕 宋·张元干《东平刘左车坎止春歌》:“百年弹指法界观,万事过眼天花女。”

〔天女散花〕唐·王维《大唐大安国寺净觉禅师碑铭》:“山神献果,天女散花。澹尔宴安,曾无喜惧。”

〔天雨曼陀〕 宋·苏轼《游太平寺净士院》:“醉中眼缬自烂斑,天雨曼陀照玉盘。”

〔雨花〕 唐·李商隐《安平公诗》:“一百八句在贝叶,三十三天长雨花。”

〔雨天花〕 宋·黄庭坚《次韵吉老知命》:“斋盂香佛饭,法席雨天花。”


【词语天女散花】  成语:天女散花汉语词典:天女散花

猜你喜欢

  • 礼乐征伐自天子出

    制礼作乐,出兵征伐,由天子来决定。 古代以此作为天下有道的象征。语出《论语.季氏》:“孔子曰:‘天下有道,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;天下无道,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’。”汉.扬雄《法言.先知》:“礼乐征伐自天

  • 半部致太平

    同“半部匡君”。清蒲松龄《拟上命刊四书注疏群臣进表》:“开卷有益神智,矧兹诠注之详;半部可致太平,务究经术之用。”

  • 猪肝累安邑

    同“猪肝多累”。清李渔《谢蟹歌为归安令君何紫雯作》:“德惭闵仲叔,猪肝累安邑。”

  • 仰人鼻息

    形容不能自主,依赖别人生存,袁绍(?-202年)字本初,汝南汝阳(今河南商水县)人,累世显宦。灵帝时,为大将军何进属吏,与诛十常侍。董卓专权,出为渤海太守。初平元年(190年)纠集各路军阀,兴兵讨伐董

  • 桂籍

    源见“郤诜丹桂”。指科举登第人员的名籍。宋徐铉《庐陵别朱观先辈》诗:“桂籍知名有几人,翻飞相续上青云。”【词语桂籍】   汉语大词典:桂籍

  • 苜蓿具

    源见“苜蓿盘”。谓下等饭菜。具,指食器,引申指饮食。明徐复祚《投梭记.叙饮》:“二兄,这是苜蓿具,恐不堪下箸。”

  • 鱼鲁

    同“鲁鱼亥豕”。南朝梁元帝《玄览赋》:“先铅擿于鱼鲁,乃纷定于陶阴。”明 盛杲《〈齐东野语〉后序》:“传写既久,鱼鲁滋多。”【词语鱼鲁】   汉语大词典:鱼鲁

  • 孟母三迁

    同“孟母择邻”。明汤显祖《牡丹亭.闹殇》:“他背熟的班姬四诫从头学,不要得孟母三迁把气淘。”主谓 孟母,孟轲的母亲。据传孟子的母亲为了儿子能学儒习礼而三次搬家迁居。事见汉·刘向《古列女传·母仪》。后以

  • 登闻鼓

    古代统治者特在朝堂外悬鼓,如臣民有所谏议或冤屈之情,可击鼓上闻。《晋书.武帝纪》:“西平人麹路,伐登闻鼓,言多袄谤,有司奏弃市。帝曰:‘朕之过也。’舍而不问。”【词语登闻鼓】   汉语大词典:登闻鼓

  • 陈思才藻

    源见“八斗才”。称誉文才出众之士。清宋琬《满江红.王西樵客游武林曹顾庵赋词志喜属予和之》词之六:“况陈思、才藻气如虹,诗堪饷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