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字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天网恢恢,疏而不漏

天网恢恢,疏而不漏

原作天网恢恢,疏而不失。比喻天道广大,无所不包。后则借指国家法网虽宽,但不会漏掉坏人。老子说,大自然的规律是,不斗争而善于获胜,不说话而善于回答,不召唤而自动到来,虽迟缓而善于谋划。天网极为广大,网孔虽稀,而从没有漏失。

【出典】:

《老子》73章:“天之道,不争而善胜,不言而善应,不召而自来,绅然而善谋。天网恢恢,疏而不失。”

【例句】:

北齐·魏收《魏书·任城王传》:“又曰:‘天网恢恢,疏而不漏。见故欲求治本,莫若省事清心。”


见“天网恢恢”。蔡敦祺《林则徐》:“再有那个张腾已调往江西,他自以为诬告得逞,咱们无奈他何,却不知~。”


天网恢恢,疏而不漏”,言天道如网,广大而不疏漏,作恶者逃不出惩罚。

天网”,犹言 “天罚”。上天之道如网,专以网捕、惩治恶人。后以之比喻国法。

“恢恢”,宽广貌。

“疏”,稀疏、不密。

为什么 “疏而不漏”呢? 既然 “稀”、“不密”,为什么 “不漏”呢?

这牵涉到对 “疏而不漏”文义的理解。

天网恢恢,疏而不漏”,语出 《老子·七十三章》: “天网恢恢,疏而不失。”失,犹 “漏”。孙铲 《古今本考证》: “疎而不失,‘失’一作 ‘漏’。”“疎”为 “疏”之异体。

明·薛蕙 《老子集解》: “世之禁网虽密,然人多幸免者。惟天网恢恢广大,有若疏而不密,而为恶之人,无有能逃也。”“有若疏而不密”,翻译过来是: 好像有疏漏而不密的情况。仔细体会一下,“有若”( 好像有) 只是一个揣度之词。实际意思是: 并非 “疏”而不密,而是宽广无边, “天罗地网”,无所逃遁。 《论语·八佾( yì) 》: “获罪于天,无所祷也。”

从心理角度而言,因为 “天网”宽广无边,大得不可想象,所以感觉会有疏漏之处。而实际上 “疏而不漏”指的是 “好像稀疏而不泄漏”之意,其实并无疏漏,因为是 “天网”。而有 “疏”必“漏”指的是世间的 “禁网”。

国法有时有疏漏、不够完善的情况,但 “天罚”( 天网) 是不会漏掉一个坏人的。这反映的是古人 “上天为一切主宰”的一种观念。俗谓 “苍天有眼”,“人做事,天看着”,你做坏事以为 “人不知,鬼不觉”,但上天是知晓的,所以作恶之人是逃不出恢恢天网的。

另解: “疏”有 “搜索”义。 《汉书·赵充国传》: “卬 ( ánɡ,我) 有闻……疏捕山间虏,通转道津渡。”注: “苏林曰: ‘疏,搜索。’疏字本作跡,言寻迹而捕之也。”“疏”之 “搜索”义,引申有“搜捕”义。因此, “天网恢恢,疏而不漏”则谓 “天网宽广无边,搜捕而无遗漏”。此解亦通。


【词语天网恢恢,疏而不漏】  成语:天网恢恢,疏而不漏汉语词典:天网恢恢,疏而不漏

猜你喜欢

  • 玄文覆瓿

    同“玄文覆酱”。阳兆鲲《戏作》诗:“《玄》文覆瓿千行泪,《论语》烧薪半缕烟。”

  • 蔡衡辨凤

    《太平御览》卷九一六引《三辅决录》注曰:“辛缮字公文,治《春秋》、《谶》、《纬》,隐居华阴,光武征不至者。有大鸟高五尺,鸡首燕颔,蛇颈鱼尾,五色备举而多青,栖缮槐树,旬时不去。弘农太守以闻,诏问百僚,

  • 卧淮阳

    源见“卧治”。谓为官一方,政事清简,无为而治。宋苏辙《次韵张君病起》:“去卧淮阳从病守,功名他日许君期。”

  • 报爰丝

    《史记.袁盎传》:“袁盎者,楚人也,字丝。”“袁盎自其为吴相时,有从史尝盗爰盎侍儿,盎知之,弗泄,遇之如故。人有告从史,言‘君知尔与侍者通’,乃亡归。袁盎驱自追之,遂以侍者赐之,复为从史。及袁盎使吴见

  • 钟离委珠

    《后汉书.钟离意传》:“钟离意字子阿,会稽山阴人也。……显宗即位(汉明帝庙号),征为尚书。时交阯太守张恢,坐臧千金,征还伏法,以资物簿入大司农,诏班赐群臣。意得珠玑,悉以委地而不拜赐。”东汉时,汉明帝

  • 金蕉

    唐 冯贽《云仙杂记.酒器九品》载:唐宰相李適之家有九种珍贵的酒器,金蕉叶为其中的一种。后因称酒杯为“金蕉”。宋张先《天仙子.观舞》词:“固爱弄妆傅粉,金蕉并为舞时空。”也借指酒。金高宪《焚香》诗之二:

  • 谷口子真

    汉扬雄《法言.问神》:“谷口郑子真,不屈其志而耕乎岩石之下,名震于京师。”又《汉书.王贡两龚鲍传》载:谷口郑子真“修身自保,非其服弗服,非其食弗食。成帝时,元舅大将军王凤以礼聘子真,子真遂不诎而终。”

  • 刘宠遗芳

    源见“一钱太守”。指东汉刘宠遗留下来的清廉爱民的盛德美名。唐吴仁璧《金钱花》诗:“堪疑刘宠遗芳在,不许山阴父老贫。”

  • 绿林

    《汉书.王莽传下》载:新莽末年,新市人王匡、王凤等,组织荆州饥民起义,以绿林山(在今湖北 当阳东北)为根据地,史称“绿林军”,亦省称“绿林”。后分兵转移,攻下洛阳、长安,杀死王莽,声势大振。后以“绿林

  • 荷叶为帽

    南朝.宋.刘义庆《幽明录》:“安开者,安成之俗巫也,善于幻术。时王凝之为江州,伺王当行,阳为王刷头,簪荷叶为帽与王著,当时亦不觉帽之有异。到座之后,荷叶乃见,举座惊骇,王不知。”安开善于幻术,曾使荷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