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字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头颅谁斫

头颅谁斫

宋司马光《资治通鉴》卷一八五载:隋朝末年,隋炀帝荒淫暴虐,民怨沸腾,他虽然穷奢极欲,尽情享乐,但眼见得“天下危乱,意亦扰扰不自安”。

“又尝引镜自照,顾谓萧后曰:‘好头颈,谁当斫之!’后惊问故,帝笑曰:‘贵贱苦乐,更迭为之,亦复何伤!’”

“头颅谁斫”是隋炀帝慨叹末日即将到来所说的一句话紧缩而成,后一般比喻事情严重恶化所发出的叹惋。鲁迅《坟,从胡须说到牙齿》:“待到慨然于‘头颅谁斫’‘髀肉复生’的时候,早已别有缘故的了,所以‘呻吟’。”


猜你喜欢

  • 鳏寡孤独

    《孟子.梁惠王下》:“老而无妻曰鳏,老而无夫曰寡,老而无子曰独,幼而无父曰孤。此四者,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。”后因以“鳏寡孤独”泛指没有劳动力而独居无依靠的人。《新唐书.刘蕡传》:“鳏寡孤独不得存,老幼

  • 冠服衣猿狙

    同“冠沐猴”。宋范成大《病起初见宾僚》诗:“浪将冠服衣猿狙,因病偷闲稍自如。”

  • 有子万事足

    见〔无官一身轻,有子万事足〕。主谓 只要有子嗣,则人生无所抱憾。《初刻拍案惊奇》卷20:“常言道:无病一身轻,~。”△旧作褒义。旧时代的一种观念。【词语有子万事足】  成语:有子万事足汉语大词典:有子

  • 金石辞

    源见“掷地金声”。指美妙的文辞。清方文《容城答郑鲁若兼寄沈眉生》诗:“夙兴憩兰若,惠我金石辞。”

  • 桃花人面

    源见“人面桃花”。形容女子貌美。或借指意中人。宋蔡伸《洞仙歌》词:“但人心坚固后,天也怜人,相逢处依旧桃花人面。”清李渔《奈何天.逼嫁》:“若不是我惊魂易转,险些儿,隔断了桃花人面。”见“人面桃花①”

  • 誓墓

    《晋书.王羲之传》:“时骠骑将军王述少有名誉,与羲之齐名,而羲之甚轻之,由是情好不协。……述后检察会稽郡,辩其刑政,主者疲于简对。羲之深耻之,遂称病去郡,于父母墓前自誓……”晋王羲之与王述情感不合。羲

  • 椿岁

    同“椿年”。唐孟郊《井上枸杞架》诗:“花盆承此饮,椿岁小无穷。”【词语椿岁】   汉语大词典:椿岁

  • 伍胥抉目

    抉(jué绝):挖出。此典指伍子胥被谗害自杀,死前告诉人将自己眼睛挖出,放在吴国都城(今江苏苏州)城楼上,看着越人攻入吴都,灭亡吴国。后以此典比喻忠臣贤人被谄害;或比喻忠良赤诚报国,至死不移。伍子胥(

  • 叶落知秋

    比喻从现象可推知本质;从局部的、细小的迹象,可推知全体和事物的发展变化。《淮南子.说山训》:“以小明大,见一叶落而知岁之将暮。”宋代唐庚《文录》:“唐人有诗云:‘山僧不解数甲子,一叶落知天下秋。’”亦

  • 吾不忍其觳觫

    觳觫( ㄏㄨˊ ㄙㄨˋ hú sù ):畏缩可怜的样子。 我不忍心看它那哆嗦可怜的样子。语出《孟子.梁惠王上》:“王坐于堂上,有牵牛而过堂下者,王见之,曰:‘牛何之?’对曰:‘将以衅钟。’王曰: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