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字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姜太公钓鱼,愿者上钩

姜太公钓鱼,愿者上钩

源见“渭滨垂钓”。比喻心甘情愿或自愿上圈套。明 叶良表《分金记.狂徒夺节》:“自古道的好:‘姜太公钓鱼,愿者上钩。’不愿,怎强得也?”草明《乘风破浪》一章:“我都把咱们地址告诉了她了。姜太公钓鱼,愿者上钩。她不来就算了。”


见“太公钓鱼,愿者上钩”。明·叶良表《分金记·狂徒夺节》:“自古道得好:‘~。’不愿,怎强得也。”


【词语姜太公钓鱼,愿者上钩】  成语:姜太公钓鱼,愿者上钩汉语词典:姜太公钓鱼,愿者上钩

猜你喜欢

  • 宣尼忘味

    源见“闻韶忘味”。指孔子到齐国闻《韶》忘味事。形容《韶》乐的高妙尽美。唐元稹《箫韶九成赋》:“故季札聆音而感深,宣尼忘味于耳盈。”

  • 白足僧

    同“白足”。清吴伟业《夜游虎丘千人石》诗:“碧树竹阑白足僧,相携刘尹与张凭。”【词语白足僧】   汉语大词典:白足僧

  • 物腐虫生

    比喻先有内部弱点而后才产生祸患。茅盾《“大变革时期” 何时来呢? 》: “所以近来论坛上对于那些吟风弄月的……所谓唯美文学的攻击,是物腐虫生的自然趋势。” ●《荀子·劝学》: “物类之起,必有所始。荣

  • 貌瘠天下肥

    《新唐书.韩休传》:“(帝)尝引鑑,默不乐。左右曰:‘自韩休入朝,陛下无一日欢,何自戚戚,不逐去之?’帝曰:‘吾虽瘠,天下肥矣。’”唐韩休为人峭劲刚直,对于时政得失言无不尽。玄宗小有过差,常问左右说,

  • 抱布鼓诣雷门

    同“持布鼓过雷门”。唐李商隐《为举人献韩郎中琮启》:“捧爝火以干日御,动以光销;抱布鼓以诣雷门,忽然声寝。”

  • 截断众流

    指识见超群,语中要旨。宋代叶梦得《石林诗话》上:“禅宗论云间有三种语:其一为随波逐浪句,谓随物应机,不主故常;其二为截断众流句,谓超出言外,非情识所到;其三为函盖乾坤句,谓泯然皆契,无间可伺。其深浅以

  • 尘羹

    同“尘饭涂羹”。清黄遵宪《初闻京师义和团事感赋》诗:“尽将儿戏尘羹事,付与尸居木偶人。”【词语尘羹】   汉语大词典:尘羹

  • 迁莺

    源见“出谷迁乔”。比喻登第或升官。唐韦绚《刘宾客嘉话》:“今谓进士登第为迁莺者久矣,盖自《毛诗.伐木篇》。”唐苏味道《使岭南闻崔马二御史并拜台部》诗:“振鹭齐飞日,迁莺远听闻。”【词语迁莺】   汉语

  • 鼎湖弓

    源见“乘龙出鼎湖”。喻指已故帝王的遗泽或遗物。唐元稹《宪宗章武孝皇帝挽歌词》之二:“狼星如要射,犹有鼎湖弓。”

  • 称善人

    《东观汉纪.马援》:“马援击交趾,谓官属曰:‘吾从弟少游,尝哀吾慷慨多大志,曰士生一世,但取……乡里称善人,可矣。’”马少游曾经说过,但愿死后乡亲们说是一个好人,就心满意足了。后以“称善人”比喻一生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