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字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子臧之节

子臧之节

左传.襄公十四年》:“吴子诸樊既除丧,将立季札。季札辞曰:‘曹宣公之卒也,诸侯与曹人不义曹君,将立子臧。子臧去之,遂弗为也,以成曹君,君子曰:能守节。君义嗣也,谁敢奸君?有国非吾节也,札虽不才,愿附於子臧,以无失节。’固立之,弃其室而耕,乃舍之。”

吴王诸樊准备立弟季札为新君。季札举子臧事辞谢:曹宣公死后,各诸侯和曹国人一致主张立子臧为君。但子臧恪守道义,坚辞不受。季札表示自己虽然才干很差,但愿追随子臧,以无损于清操。后以“子臧之节”用为高风亮节之典,也可用为逊让帝位之典。

文选》卷三八任彦昇《为褚咨议秦让代兄袭封表》:“永惟情事,触目崩殒,若使贲高延陵之风,臣忘子臧之节。”


猜你喜欢

  • 从橐

    源见“簪橐”。谓负橐簪笔,以备顾问。亦指文学侍从之臣。宋刘克庄《凤凰阁》词:“浮荣菌蕣,选甚庶官从橐。”宋张世南《游宦纪闻》卷四:“公登从橐,夫人尚无恙。”【词语从橐】   汉语大词典:从橐

  • 猪肝自买

    源见“食无肝”。谓生活上不麻烦他人。清李渔《蜃中楼.述异》:“交游薄,游事乘,要用猪肝还自买。”

  • 道远任重

    见“任重道远”。

  • 跨下辱

    同“胯下之辱”。宋苏轼《自净土寺步至功臣寺》诗:“长逢跨下辱,屡乞桑间饭。”元耶律楚材《和刘子中韵》:“子中有大志,每甘跨下辱。”【词语跨下辱】  成语:跨下辱汉语大词典:跨下辱

  • 报施

    《左传.僖公二十四年》:“报者倦矣,施者未厌。”杜预注:“施,功劳也,有劳则望报过甚。”后以“报施”谓报答,赐予。《史记.伯夷列传》:“天之报施善人,其何如哉?”唐柳宗元《睢阳庙碑》:“恩加而感,则报

  • 幻中有幻

    源见“鹅笼书生”。指传说中鹅笼书生次第吐吞器具肴馔和男女人等离奇之事。清 丘逢甲《放生鹅歌》:“自昔书生工凿空,幻中有幻出鹅笼。”

  • 飞梭

    源见“投梭折齿”。指惩罚轻薄不规之举。宋苏轼《百步洪》诗之二:“佳人未肯回秋波,幼舆(谢鲲字)欲语防飞梭。”【词语飞梭】   汉语大词典:飞梭

  • 闻一知二

    源见“闻一知十”。本与“闻一知十”对比,谓听到一事只能推及两事。后亦用以形容聪明而善类推。《醒世恒言.苏小妹三难新郎》:“又生个女儿,名曰小妹,其聪明绝世无双,真个闻一知二,问十答十。”连动 听到一事

  • 折戟

    同“折戟沉沙”。明文徵明《厓山大忠祠》诗:“折戟并销尘海换,行人犹自说碙州。”清纳兰性德《好事近》词:“休寻折戟话当年,只洒悲秋泪。”【词语折戟】   汉语大词典:折戟

  • 温故知新

    指温习已学过的知识,获得新的理解和体会。也指吸取历史经验,认识现在。这是孔子一贯提倡的学习方法。他说,在温习旧知识时,能有新体会、新发现,就可以作老师了。【出典】:《论语·为政》:“子曰:‘温故而知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