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晋书.王恭传》:“恭美姿仪,人人爱悦。或目之云:‘濯濯如春月柳。’”后因以“王恭柳”形容美容仪的男子。唐李商隐《行至金牛驿寄兴元渤海尚书》诗:“诸生个个王恭柳,从事人人庾杲莲。”【词语王恭柳】
同“范叔袍”。李光《河山四律》诗之三:“丘坟我已悬徐剑,湖海人犹著范袍。”
同“归马放牛”。谓战争止息不再用兵。清侯方域《赠季弟序》:“往吾祖父遭明代盛时,二百年之间,放牛归马,天下习之,士非登甲科不贵。”清王摅《西征荡平歌》:“放牛归马自治始,闾阎击壤同康衢。”并列 比喻不
源见“蓝桥”。喻指男女相爱的盟誓。明杨珽《龙膏记.空访》:“多情委路尘,怕永负今生玉杵盟。”
五代.王仁裕《开元天宝遗事》卷上《选婿窗》:“李林甫有女六人,各有姿色。雨露之家(注:指受皇帝恩泽的官宦之家),求之不允。林甫厅事壁间开一横窗,饰以杂宝,缦以绛纱,常日使六女戏于窗下,每有贵族子弟入谒
宋.苏东坡《迁居》诗序:“吾绍圣元年十月二日至惠州,寓居合江楼。……三年四月二十日复归于嘉祐寺。时方卜筑白鹤峰之上,新居成,庶几少安乎?”其《迁居》:“前年家水东,回首夕阳丽。去年家水西,湿面春雨细。
南朝.陈.徐陵《玉台新咏》卷六载南朝.梁.王僧孺《夜愁示诸宾》诗:“谁知心眼乱,看朱忽成碧。”大凡人在意绪纷乱或愁闷萦怀时,常有不辨五色的反常现象。诗人用“看朱成碧”描绘此种心境,颇能传神。后因以形容
既了解自己,也了解对方。这是古代兵法家的术语,意谓熟知敌我双方的情势。春秋齐孙武《孙子.谋攻》:“知彼知己,百战不殆。不知彼而知己,一胜一负。不知彼,不知己,每战必殆。”并列 对敌我双方情况都了解得十
出辞气:指出言说话注意用辞和口气。鄙倍:粗野,背理。倍,同“背”。 说话的时候,多考虑一下言辞和语气,就可以避免粗野和背理。语出《论语.泰伯》:“君子所贵乎道者三:动容貌,斯远暴慢矣;正颜色,斯近信
《新唐书.张旭传》载:唐代书法家张旭嗜酒,每大醉狂走下笔,或以头濡墨而书,既醒自视以为神,世呼“张颠”。后因以“颠旭”称张旭。明王世贞《祝京兆法书歌》:“人云颠旭亦尔尔,毋乃大令更其名。”【词语颠旭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