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字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季布一诺

季布一诺

指季布一句许诺言语比黄金还贵重。后以此典形容严守诺言,言必有信。季布,汉初楚人。楚、汉战争中,为项羽部将,数次围困刘邦。汉朝建立,被刘邦追捕,由朱家通过夏侯婴向刘邦进言,得赦免。为河东(郡地今山西西南部)太守(一郡行政最高长官)。季布为人重义气,讲信用,是楚地有名侠士,很多人都想结识他。 曹丘到达,向季布行了一个拱手礼,说道:“楚地流传之谚语说:‘得到黄金一百斤,还不如得到季布一句允诺言语,’您怎么会在梁(魏国别称,今河南等地)、楚(战国楚地今河南南部、湖南、湖北、安徽、江西、浙江等地)一带地方获得这样大之名声呢?”此典又作“季布重然诺”、“黄金诺”、“无二诺”、“一诺”、“千金诺”、“百金诺”、“然诺重黄金”、“重诺”、“一诺千金”、“季布诺”、“千金一诺”。

【出典】:

史记》卷100《季布栾布列传》2731、2732页:“曹丘至,即揖季布曰:‘楚人谚(yàn燕,在群众中流传有深刻道理之简单通俗的语句)曰:得黄金百〔斤〕,不如得季布一诺。足下何以得此声于梁、楚间哉?’”

【例句】:

南朝梁·江淹《陈思王赠友:“延陵轻宝剑,季布重然诺。” 北周·庾信《和张侍中述怀》:“徒怀琬琰心,空寸黄金诺。” 唐·魏徵《述怀》:“季布无二诺,侯嬴重一言。” 唐·骆宾王《灵泉颂》:“片善可嘉,朝闻甘于夕死;一诺犹重,黄金贱于白圭。” 唐·张祜《又陪楚州韦舍人阊门游宴》:“旧好千金诺,新题一笔操。” 唐·高适《和崔二少府登楚丘城》:“何意千里心,仍求百金诺?” 唐·羊士谔《题东山石壁》:“光辉轻尺璧,然诺重黄金。” 宋·李廷忠《谢王枢使荐举启》:“虽十夫不得以挠椎,信百金难比于重诺。” 元·耶律楚材《和孟嘉之韵》:“丁年黄卷乐平生,乡闾一诺千金轻。” 清·丘逢甲《答柳丞》:“但使能坚季布诺,人间何患无曹丘。” 清·秋瑾《寄季芝》:“为问粤东吴季子,千金一诺等行人。”


偏正 汉时,季布守信用重诺言,凡承应了的事就会尽力办到。比喻重视诺言而非常守信用。明·陆采《明珠记·吐衷》:“昔聂政一言而破面自决,~而千金不移。”△褒义。多用于写人的守信。→一诺千金 ↔言不由衷 轻诺寡信


【典源】 《史记·季布列传》:“曹丘至,即揖季布曰:‘楚人谚曰:“得黄金百(斤),不如得季布一诺。”足下何以得此声于梁、楚间哉? 且仆楚人,足下亦楚人也。仆游扬足下之名于天下,顾不重邪? 何足下距仆之深也!’”《汉书·季布传》亦载。

【今译】 季布为人很讲义气,是楚地有名的侠士。他很不满意曹丘生的作为,但曹仍然去见他,一见面便说:“楚人有谚语说: 得到百斤黄金,不如得到季布的一声应许。您怎么会得到这么大的名声的?我在各地宣扬您的名声,有什么不好的呢?”

【释义】 后以此典形容严守诺言,言必有信。

【典形】 百金诺、黄金诺、季布诺、季布重然诺、季子诺、千金诺、千金一诺、然诺重黄金、无二诺、一诺、一诺千金、重诺、千钧诺、季布一言、一诺黄金信、千金比然诺、壮士重一言、河东百金。

【示例】

〔百金诺〕 唐·高适《和崔二少府登楚丘城》:“何意千里心,仍求百金诺?”

〔黄金诺〕 北周·庾信《和张侍中述怀》:“徒怀琬琰心,空守黄金诺。”

〔季布诺〕 清·丘逢甲 《答柳丞》:“但使能坚季布诺,人间何患无曹丘。”

〔季布重然诺〕 南朝梁·江淹《陈思王赠友》:“延陵轻宝剑,季布重然诺。”

〔千金诺〕 唐·张祜《又陪楚州韦舍人阊门游宴》:“旧好千金诺,新题一笔操。”

〔千金一诺〕 清·秋瑾《寄季芝》:“为问粤东吴季子,千金一诺等行人。”

〔然诺重黄金〕 唐·羊士谔《题东山石壁》:“光辉轻尺璧,然诺重黄金。”

〔无二诺〕 唐·魏征《述怀》:“季布无二诺,侯嬴重一言。”

〔一诺〕 唐·骆宾王《灵泉颂》:“片善可嘉,朝闻甘于夕死; 一诺犹重,黄金贱于白圭。”

〔一诺千金〕元·耶律楚材《和孟嘉之韵》:“丁年黄卷乐平生,乡闾一诺千金轻。”

〔重诺〕 宋·李廷忠《谢王枢使荐举启》:“虽十夫不得以挠椎,信百金难比于重诺。”


【词语季布一诺】  成语:季布一诺汉语词典:季布一诺

猜你喜欢

  • 翘材

    同“翘材之阁”。宋陈师道《送王定国通判河南》诗:“翘材必定延枚叟,宣室终须记贾生。”【词语翘材】   汉语大词典:翘材

  • 观国宾

    《周易.观卦》:“六四,观国之光,利用宾于王。”唐.孔颖达疏:“最近至尊是观国之光。利用宾于王者,居在亲近,而得其位,明习国之礼仪,故曰利用宾于王庭也。”观国宾,即从“观国之光,利用宾于王”而来。所谓

  • 梁园虽好,不是久恋之家

    梁园:一说为汉文帝子梁孝王刘武的园林。一说为梁地(今河南开封)园林。汴梁是宋代都城所在地,商业发达,市面繁华。 梁园虽好,却不是一般老百姓可以久恋的地方。 宋元熟语。比喻不可久留的地方。语出《京本

  • 竹林狂

    源见“竹林七贤”。借指狂放不羁的欢聚宴饮。宋辛弃疾《水调歌头.席上为叶仲洽赋》词:“纶巾羽扇颠倒,又似竹林狂。”

  • 啖蔗入佳境

    源见“渐入佳境”。喻境况好转或兴味渐浓。宋唐庚《立冬后作》诗:“啖蔗入佳境,冬来幽兴长。”

  • 玉峰醉倒

    同“玉山倾倒”。宋刘克庄《水调歌头.十三夜同官载酒相别不见月作》词:“待得银盘擎出,只怕玉峰醉倒,衰病不禁寒。”

  • 学通二酉

    参见:书通二酉

  • 续弦胶

    旧题汉东方朔《海内十洲记》载:传说西海之中有凤麟洲,仙家以凤喙、麟角合煎作胶,名之为续弦胶,又名集弦胶、连金泥。此胶能续弓弩已断之弦,连刀剑已断之金。更以胶连续之处,使力士掣之,他处乃断,粘合之处,终

  • 高山仰止

    源见“高山景行”。谓崇敬仰慕。《隋书.高祖纪下》:“有功之臣,降情文艺,家门子侄,各守一经。令海内翕然,高山仰止。”主谓 对伟大崇高的人物表示仰慕和尊崇。语出《诗经·小雅·车辖》:“高山仰止,景行行止

  • 忧喜聚门,吉凶同域

    域:区域,范围。 忧和喜聚在一个门里,吉和凶同在一个区域。 表示事物的矛盾双方常常处在同一体中,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。语出《鹖冠子.世兵》:“忧喜聚门,吉凶同域,失反为得,成反为败。”汉.贾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