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兄杀嵇
《三国志.魏书.王粲传》附《嵇康传》:“至景元中,坐事诛。”南朝宋.裴松之注引《魏氏春秋》:“康与东平吕昭子巽及巽弟安亲善。会巽淫安妻徐氏,而诬安不孝,囚之。安引康为证,康义不负心,保明其事,安亦至烈,有济世志力。钟会劝大将军因此除之,遂杀安及康。”
晋朝时候,吕巽品行恶劣,他奸污了弟吕安之妻后,反诬告吕安不教,使安遭戮,嵇康也因为吕安昭雪作证,惨遭杀害。
唐.白居易《杂感》诗:“吕安兄不道,都市杀嵇康。”
《三国志.魏书.王粲传》附《嵇康传》:“至景元中,坐事诛。”南朝宋.裴松之注引《魏氏春秋》:“康与东平吕昭子巽及巽弟安亲善。会巽淫安妻徐氏,而诬安不孝,囚之。安引康为证,康义不负心,保明其事,安亦至烈,有济世志力。钟会劝大将军因此除之,遂杀安及康。”
晋朝时候,吕巽品行恶劣,他奸污了弟吕安之妻后,反诬告吕安不教,使安遭戮,嵇康也因为吕安昭雪作证,惨遭杀害。
唐.白居易《杂感》诗:“吕安兄不道,都市杀嵇康。”
同“怒发冲冠”。清夏燮《中西纪事.王廷兰致曾望颜信》:“提库中之国帑,惟有伤心;竖城上之白旗,能无指发?”【词语指发】 汉语大词典:指发
谓不切实际的空论。《儿女英雄传》第三二回:“我见他们那些有听头儿的人,过去之后,他的子孙往往的来求那班名公老先生们,把他平日的好处怎长怎短的给他写那么一大篇子,也有说‘行述’的,‘行略’的,‘行状’的
西汉.司马迁《史记.司马相如传》引上林赋:“若夫青琴宓妃之徒。”唐代司马贞《索隐》注引:“如淳曰:‘宓妃,伏羲女,溺死洛水,遂为洛水女神。’”三国魏.曹植《洛神赋》:“尔乃税驾乎蘅皋,秣骃乎芝田,容与
原作“惴惴其栗”。惴惴,恐惧貌。原指心情恐惧,后则泛指心情忐忑不安。公元前621年,秦穆公死,以秦国有名良臣奄息、仲行、鍼虎等一百七十余人殉葬。秦国人都极为惋惜,他们作《黄鸟》一诗以表示自己的心情。诗
《汉书.扬雄传下》:“哀帝时丁、傅、董贤用事,诸附离之者或起家至二千石。时雄方草《太玄》,有以自守,泊如也。或嘲雄以玄尚白。”据《汉书》记载,扬雄虽终日埋头草拟《太玄》而终未得禄位。时人用“以玄尚白”
旧指奴婢仆役们。梁武帝《河中之水歌》:“珊瑚挂镜烂生光,平头奴子擎履箱。”唐李白《梁园吟》:“平头奴子摇大扇,五月不热疑清秋。”偏正 指奴婢仆役们。语出梁武帝《河中之水歌》:“珊瑚挂镜烂生光,平头奴子
《太平御览》卷九一八引《三国典略》:“齐 长广王 湛即皇帝位,于南宫大赦,改元。其日将赦,库令于殿门外建金鸡。宋孝王不识其义,问于光禄大夫司马膺之:‘赦建金鸡,其义何也?’膺之曰:‘案《海中星占》曰:
明.田汝成《西湖游览志余》:“罗昭谏隐,新城人,博物能诗,……然性傲睨,好议评臧否,探隐命物,往往奇中。故至今杭人称前定不爽者,犹云‘罗隐题破’也。”唐罗隐博学能诗,然性情狂傲,好评议讥讽,又常猜测各
源见“立仗马”。谓直言政事即受排斥黜退。宋陆游《书意》诗:“一鸣辄斥不鸣烹,祸福元知未易评。”
《穀梁传.襄公三十年》载:伯姬是春秋鲁宣公之女,宋共公夫人,亦称共姬、恭伯姬。共公死后,执节守贞。鲁襄公三十年,宋宫失火,左右劝其躲避,伯姬曰:“妇人之义:保傅不俱,夜不下堂……越义而生不如守义而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