此典指我国古代传说在东海中有蓬莱仙岛,为仙人所居。后以此典比喻海中仙境;或形容人间胜境;或指海岛风景极佳。战国时,自齐威王、齐宣王、燕昭王就派人漂海寻找蓬莱、方丈、瀛(yíng迎)洲。这三座神山,传说
《宋书.王准之传》:“曾祖彪之……博闻多识,练悉朝仪,自是家世相传,并谙江左旧事,缄之青箱,世人谓之‘王氏青箱学’。”后因以“青箱传学”谓以史学为家学世代相传。唐刘禹锡《南海马大夫见惠著述三通勒成四帙
见〔读书百遍,其义自见〕。
《文选》卷二十三王仲宣(粲)《七哀诗二首》其一:“西京乱无象,豺虎方遘患。……出门无所见,白骨蔽平原。路有饥妇人,抱子弃草间。顾闻号泣声,挥涕独不还。……南登霸陵岸,回首望长安。悟彼下泉人,喟然伤心肝
唐.李贺有《恼公》诗,写诗人自己对意中女子的思念。恼公,是自嘲的意思。后因用为自嘲以遣怀的典故。清.冯起凤《昔柳摭谈.秋风自悼》诗:“挑灯勘破《红楼梦》,剩有闲情托恼公。”【词语恼公】 汉语大词典
明代孙一元,自号太白山人,自称秦(今属陕西)人。善为诗,品性孤高,踪迹无定。曾携带铁笛鹤瓢,遍游名胜。正德间隐居在苕溪(今浙江湖州),与当时罢官回乡的刘麟、龙霓、陆昆和隐士吴珫(chōng充)结社倡和
同“破天荒”。清王夫之《刘孝尼诗序》:”友人刘孝尼著《山书》者,余知之七年矣。南诸侯未登进之弦歌俎豆之侧,江蓠吟晚,破荒无钱,复愚(刘孝尼)所谓歌则其时者,今古一揆,想当凄断。”【词语破荒】 汉语
源见“蹄涔”。指牛蹄印中积的水,比喻狭小的境地。常作自谦之词。唐黄滔《启卢员外》:“而滔牛涔浅狭,燕戏微茫,岂合攀投,徒为激切。”【词语牛涔】 汉语大词典:牛涔
源见“方皋相马”。指良马。元马臻《寄澉川杨如山》诗:“吾闻沙丘之马黄骊牝牡世莫知,九方皋去不复有。”
源见“晋接”。谓受到赏识。宋刘仙伦《沁园春.寿共大卿恕斋治易》词:“看九重有命,晋侯锡马;三公论道,鼎足承君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