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字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射策

射策

汉代考试取士方法之一。由主试者事先拟试题,写在简策上,分为甲乙两科,列置案上。应试者随意选取,当场据题作答。主试者按题目难易和所答内容而定优劣。后以此为典,泛指考试。

【出典】:

汉书》卷78《萧望之传》3272页:“(萧)望之以射策甲科为郎,署小苑东门候。”颜师古注曰:“射策者,谓为难问疑义书之于策,量其大小署为甲乙之科,列而置之,不使彰显。有欲射者,随其所取而释之,以知优劣。射之,言投射也。对策者,显问以政事经义,令各对之,而观其[文]辞,定高下也。”

【例句】:

南朝梁·刘勰《文心雕龙·议对》:“射策者,探事而献说也。言中理准,譬射侯中的。……射策者,以甲科入仕。” 宋·苏轼《策略第一》:“自汉以来,世之儒者忘己以徇人,务为射决科之学,其言虽不叛于圣人,而皆泛滥成辞章,不适于用。” 清·吴伟业《哭志衍》:“射策长安城,骢马黄金络。”


【词语射策】   汉语词典:射策

猜你喜欢

  • 狐丘之诫

    狐丘丈人告诫孙叔敖的故事。《列子.说符》:“狐丘丈人谓孙叔敖曰:‘人有三怨,子知之乎?’孙叔敖曰:‘何谓也?’对曰:‘爵高者,人妒之。官大者,主恶之;禄厚者,怨逮之。’孙叔敖曰:‘吾爵益高,吾志益下。

  • 桃蹊李径

    同“桃李蹊”。唐杜甫《寒雨朝行视园树》诗:“桃蹊李径年虽故,栀子红椒艳复殊。”

  • 叩击

    源见“击叩”。比喻向有学问者发问。宋范仲淹《举许渤签署陕府判官事状》:“〔许渤〕复通经术,长于议论,苟非扣击,似不能言。”【词语叩击】   汉语大词典:叩击

  • 朱碧乱

    源见“看朱成碧”。指目光恍惚,不辨五色。宋辛弃疾《蝶恋花.和赵景明知县韵》词:“公子看花朱碧乱,新词搅断相思怨。”

  • 豹隐南山雾

    源见“南山雾豹”。比喻隐居远害,洁身自好,潜心进德修业。宋黄庭坚《和范信中寓居崇宁遇雨》之一:“何时鲲化北溟波,好在豹隐南山雾。”

  • 温犀

    源见“犀照牛渚”。比喻洞察一切的才识。唐黄滔《谢试官表》:“而某丘锦小才,路蒲末学,既非祢鹗,大惧温犀。”【词语温犀】   汉语大词典:温犀

  • 状虎皮

    源见“虎皮羊质”。形容虚有其表。亦用为谦词。唐李商隐《咏怀寄秘阁旧僚二十六韵》:“曲艺垂麟角,浮名状虎皮。”

  • 启母化石

    《汉书.武帝纪》:“朕用事华山,至于中岳,获駮麃(駮,猛兽名,传说能食虎豹;麃,音pāo,楚人谓麋为麃),见夏后启母石。”唐.颜师古注引应劭曰:“启生而母化为石。”师古曰:“启,夏禹子也。其母涂山氏女

  • 叔敖阴德

    源见“楚相断蛇”。称赞春秋 楚相孙叔敖暗中做有德于人之事。唐李瀚《蒙求》诗:“柳下直道,叔敖阴德。”

  • 身体发肤

    指自己身体的全部。《孝经.开宗明义章》:“身体发肤,受之父母,不敢毁伤,孝之始也。”并列 身躯、四肢、须发、皮肤,泛指全身。语出《孝经·开宗明义》:“身体发肤,受之父母,不敢毁伤,孝之始也。”清·侯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