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字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小心翼翼

小心翼翼

原指虔恭谨慎,后来则形容谨慎小心,放不开手脚。公元前516年,齐国出现彗星。齐景公下令举行宗教仪式以禳灾。晏婴劝告他说:“这样做是无益的。彗星本身就是为除秽而出现的。您如没有败政,禳灾就没有意义;如有败政,则禳灾也不会起作用。《诗经》上说:‘只有周文王为人处世严谨虔城,敬事上帝,所以受到各国拥戴。’您即位以来,从无失德之处,各国诸侯正在前来朝见您,为什么还怕彗星呢?”景公听了很高兴,下令停止禳灾。

【出典】:

左传·昭公二十六年》:“齐有彗星,齐侯使禳之。晏子曰:‘无益也,祇取诬焉。天道不谄,不贰其命,若之何禳之?且天之有彗也,以除秽也。君无秽德,又何禳焉?若德之秽,禳之何损?《诗》曰:‘惟此文王,小心翼翼。昭事上帝,聿怀多福。厥得不回,以受方国。’君无违德,方国将至,何患于彗?’……公说,乃止。”

【例句】:

管子·弟子职》“夙兴夜寐,衣带必饰,朝益暮习,小心翼翼。” 东汉·班固《汉书·礼乐志》:“王侯秉德,其邻翼翼。”


并列 翼翼,恭敬、慎重。原形容恭敬严肃的样子。现多形容一举一动小心谨慎,不敢疏忽。语出《诗经·大雅·大明》:“维此文王,小心翼翼。”又《诗经·大雅·烝民》:“令仪令色,小心翼翼。”艾明之《浮沉》:“她~地做着一切,心里就像拉紧的弦,绷得紧紧的。”△褒义。用于形容处事态度。→小心谨慎 谨小慎微 小心在意 ↔粗心大意。也作“翼翼小心”。


【词语小心翼翼】  成语:小心翼翼汉语词典:小心翼翼

猜你喜欢

  • 聚米论兵

    同“聚米为谷”。明阮大铖《燕子笺.平胡》:“探囊发策,聚米论兵,奇功一一达圣明。”

  • 蒲牒写书

    蒲:水生植物名,可以织席。牒(dié蝶):古代的书板。路温舒,字长君,西汉钜鹿东里(今河北衡水西南)人,他父亲是乡里的看门人。因家境贫寒,路温舒从小牧羊。他在水泽旁摘采蒲叶编成蒲简,练习写字。由于刻苦

  • 亚肩叠背

    形容人多而又拥挤,肩并肩,背挨背。《水浒》第一二〇回:“只见一簇人亚肩叠背的围着一个汉子,赤着上身,在那阴凉树下,吆吆喝喝地使棒。”见“挨肩擦背”。《水浒传》74回:“那日烧香的人,真乃~。偌大一个东

  • 凤德之衰

    源见“接舆歌凤”。喻指贤者晚年操行有缺失。《晋书.周?传》:“初,?以雅望获海内盛名。后颇以酒失……庾亮曰:‘周侯末年,所谓凤德之衰。’”

  • 西子五湖

    同“西子扁舟”。宋杨冠卿《贺新郎.秋日乘风过垂虹时与一羽士俱》词:“西子 五湖归去后,泛仙舟,尚许寻盟否?风袂逐,片帆举。”

  • 惨绿年华

    源见“惨绿少年”。指风华正茂的青年时期。清龚自珍《己卯自春徂夏在京师作》诗之七:“十年提倡受恩身,惨绿年华记忆真。”清 二石生《十洲春语》上:“喜狎俊少,见有翩翩白袷惨绿年华者,纡望流连而不置。”偏正

  • 谢中书

    《宋书.谢瞻传》:“谢瞻字宣远,一名檐字通远,陈郡阳夏人,卫将军晦第三兄也。年六岁,能属文,为《紫石英赞》、《果然诗》,当时才士,莫不叹异……寻为高祖镇军、琅邪王大司马参军,转主簿,安成相,中书侍郎,

  • 年方伯玉

    源见“蘧瑗知非”。指年龄刚到五十岁。唐刘禹锡《答柳子厚》诗:“年方伯玉早,恨比四愁多。”

  • 铭功会稽

    《史记.秦始皇本纪》:三十七年十月癸丑,始皇出游。……上会稽,祭大禹,望于南海,而立石刻,颂秦德。”秦始皇灭六国,统一中国后,常巡行各地,曾上会稽山,立石刻碑,歌颂帝王之德。后遂用为立碑树德之典。唐.

  • 鹪枝

    源见“鹪鹩一枝”。比喻聊可自慰的处境。明袁宏道《善哉行》:“读书不成,学仙寡效。鼷腹鹪枝,从吾所好。”【词语鹪枝】   汉语大词典:鹪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