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字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延颈举踵

延颈举踵

伸长脖颈,抬起脚跟,形容殷切盼望。庄子说,在道德高尚的至德之世,人们用结绳的方法记事,都认为自己吃的东西好,穿的衣服美,也认为当时风俗淳厚,局面安定。国家很小,国与国之间可以互相看得见,互相听得到邻国土地上的鸡鸣狗叫,然而,互相之间,却绝少往来。那样的时代,才是最美好的时代。现在这个时代,使得老百姓伸长了脖子,踮起脚后跟,到处张望打听,什么地方有好的长官,装上干粮往那里投奔,从而使他们抛家别主,足迹遍及各个诸侯国,车子的痕迹也远至千里以外。所有这些,都是统治者推崇才智的过错啊!

【出典】:

庄子·胠箧》:“当是时也,民结绳而用之。甘其食,美其服,乐其俗,安其居,邻国相望,鸡狗之音相闻,民至老死而不相往来。若此之时,则至治已。今遂至使民延颈举踵曰:‘某所有贤者。’赢粮而趣之,则内弃其亲而外去其主之事,足迹接乎诸侯之境,车轨结乎千里之外,则是上好知之过也。”

【例句】:

《荀子·荣辱》:“小人莫不延颈举踵而愿曰:‘知虑材性,固有以贤人矣。’” 《吕氏春秋·顺说》:“孔丘墨翟,无地为君,无官为长,天下丈夫、女子莫不延颈举踵而愿安利之。”


并列 延,伸长;举,踮起;踵,脚跟。伸长脖子,踮起脚跟。形容急切盼望,或非常仰慕。《庄子·胠箧》:“今遂至使民~曰,‘某所有贤者’,赢粮而趣之。”汉·司马相如《喻巴蜀檄》:“~,喁喁然皆向风慕义。”△多用于描写急切的心理。→延颈鹤望 引颈而望 ↔漠然置之。也作“延颈企踵”、“延颈跂踵”。


【词语延颈举踵】  成语:延颈举踵汉语词典:延颈举踵

猜你喜欢

  • 江总还家尚黑头

    黑头:黑头发。江总(519-594年)字总持,济阳考城(今河南兰考东)人。历仕梁、陈、隋三朝。梁时曾官武陵王府法曹参军。入陈,后主授以尚书令。后归隋为上开府。梁时侯景叛乱进犯京都(今江苏南京),江总奉

  • 丧狗

    同“丧家之狗”。明唐顺之《登常山山亭次壁间韵》:“忧时讥丧狗,逃世托冥鸿。”【词语丧狗】   汉语大词典:丧狗

  • 晋洞

    同“桃源洞”。唐胡曾《早发潜水驿谒郎中员外》诗:“青野雾消凝晋洞,碧山烟散避秦溪。”

  • 化鹤

    晋.陶潜《搜神后记》卷一“丁令威”:“丁令威,本辽东人,学道于灵虚山。后化鹤归辽……”“化鹤”喻指思归故里,有时亦指死亡。又以“丁令威”比喻人世变迁。邓文原《郎中苏公哀挽》诗:“夜静燕台山月冷,只疑化

  • 佩茱萸

    源见“重九登高”。古人重阳登高,佩戴茱萸,祛邪辟恶。《西京杂记》卷三:“九月九日,佩茱萸,食蓬饵,饮菊花酒,令人长寿。”

  • 穷寇勿追

    《孙子.军争篇》:“穷寇勿追,此用兵之法也。”《后汉书.皇甫嵩传》:“兵法,穷寇勿追,归众勿迫。”孙子兵法上论述与敌作战时指出,对于走投无路的残敌,不应过分追击,以防垂死反扑,给己方造成不必要的损失。

  • 竹策丛生

    《潜确类书》载:唐时有智兴者,尝为徐州门子。有一道士居门侧,智每日扫地,必扫道士之门。智母死,道士引智曰:“吾善墓地。”以竹策表一处曰:“出两世方伯。”智再拜往观之,竹策有枝丛生,遂葬焉。后果至方伯(

  • 皋鱼之泣

    汉.韩婴《韩诗外传》卷九:“孔子行,闻哭声甚悲。孔子曰:‘驱!驱!前有贤者。’至,则皋鱼也。被褐拥镰,哭于道旁。孔子辟车与之言,曰:‘子非有丧,何哭之悲也?’皋鱼曰:‘吾失之三矣:少而好学,周游诸侯,

  • 梦卜

    源见“拔才岩穴”、“非熊兆”。谓君王求得良相。唐 吕颂《贺陆相公拜相启》:“叶一人梦卜之求,副四海具瞻之望。”唐杜牧《上周相公启》:“古先哲王之德也,有求必至,有开必先。是以傅 吕得于梦卜,申 甫降于

  • 不仕无义

    仕:做官。义:适宜。 不做官是不合理的。 古代儒家认为不做官,就会使君臣关系废弃,因而是不适宜的。语出《论语.微子》:“子路曰:‘不仕无义。长幼之节,不可废也,君臣之义,如之何其废之?’”晋.葛洪