源见“箪瓢陋巷”。指颜回。泛指生活贫苦之人。唐白居易《夏日闲放》诗:“若比箪瓢人,吾今太富贵。”
同“枯鱼之肆”。前蜀杜光庭《蜀王葛仙化祈雨醮词》:“生灵叹息,惧失于农功,沼沚鱼喁,将悬于枯肆。”【词语枯肆】 汉语大词典:枯肆
晋.干宝《搜神记》卷二十:“哙参,养母至孝。曾有玄鹤,为弋人所射,穷而归参。参收养,疗治其疮,愈而放之。后鹤夜到门外,参执烛视之,见鹤雌雄双至,各衔明珠,以报参焉。”据《搜神记》记载说,曾有玄鹤衔着明
比喻为臣不忠的下场。《史记.季布栾布列传》:“季布母弟丁公(固),为楚将。丁公为项羽逐窘高祖彭城西,短兵接。高祖急,顾丁公曰:‘两贤岂相厄哉!’于是丁公引兵而还,汉王遂解去。及项王灭,丁公竭见高祖。高
源见“鲛人泣珠”。鲛人接泪成珠之盘。宋钱惟演《泪》诗之一:“鲛盘千点怨吞声,蜡炬风高翠箔轻。”【词语鲛盘】 汉语大词典:鲛盘
源见“乞墦”。指厚颜无耻乞求施舍之人。清陈康祺《郎潜纪闻》卷六:“墦间乞人,望门干谒。”
《左传.庄公十年》:“夫战,勇气也。一鼓作气,再而衰,三而竭。彼竭我盈,故克之。”指古代两军交战,擂鼓进军,第一通鼓时士气最旺盛;第二通鼓时士气有所减;第三通鼓时士气消尽。“再衰三竭”指力量消尽。后因
原指既有高深的知识,又有雅致的风度。后来常用于形容人举止斯文,态度闲雅。这是孔子对当时社会文人的一般要求。他认为,如果朴实超过了文采,不免陷于粗野;而文采超过朴实,则又陷于虚夸。朴实和文采配合得当,才
情理不足,与辞采不相称。 意谓文辞美好而短于说理。语出三国.魏文帝《典论.论文》:“孔融体气高妙,有过人者,然不能持论,理不胜辞。”《文心雕龙.才略》:“相如好书,师范屈宋,洞入夸艳,致名辞宗。然覆
宋陆游《沈园》诗:“城上斜阳画角哀,沈园非复旧池台。”沈园,南宋 浙江 绍兴之名园。陆游曾在此园会见其出妻唐琬。陆 唐本恩爱夫妻,因陆母不喜欢唐而出休。相见之情,凄婉动人。后因以“沈园”为夫妻分离又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