徒负虚名
见“徒有虚名”。李劼人《大波》卷3:“这样无大志的人,~,发生不到作用,应当不予重视!”
见“徒有虚名”。李劼人《大波》卷3:“这样无大志的人,~,发生不到作用,应当不予重视!”
源见“筑室道谋”。比喻杂采各家之说。宋郑樵《〈通志〉总序》:“后世众手修书,道旁筑室,掠人之文,窃钟掩耳,皆固(班固)之作俑也。”
直道:正道。 谓依正道行事。语出《论语.卫灵公》:“斯民也,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也。”宋.徐铉《大宋故陈留县主簿赠太子中允李府君墓志铭》:“汉氏初基,群心改属,亲友敦喻,复诣京师。直道而行,焉往无咎。
同“谢庭兰玉”。清毛奇龄《徐九芳烈采得双头紫芝》诗:“阶庭分谢树,兄弟共商山。”【词语谢树】 汉语大词典:谢树
同“河图洛书”。宋张孝祥《代百官进玉牒成书表》:“必亲经财幸,稽春秋简牍之文;故并建殊尤,若河 洛图书之出。”
同“雕虫小技”。唐元稹《上令狐相公诗启》:“而司文者考变雅之由,往往归咎于稹。尝以为雕虫小事,不足以自明。”见“雕虫小技”。【词语雕虫小事】 成语:雕虫小事汉语大词典:雕虫小事
杨时冒雪恭候老师程颐事。杨时(1053-1135年),南剑州将乐(今属福建)人,字中立,世称龟山先生。宋神宗熙宁九年(1076年)中进士第。当时,河南的程颢(hào皓)与其弟颐在神宗熙宁、元丰年间讲孔
源见“苜蓿盘”。指卑职小吏。清 伍瑞隆《寄王喜赓书》:“区区苜蓿下吏,既恐其志业之无成,复恐其衣食之不足。”
源见“当门兰”。指属下因对上司有所碍而被清除。清徐乾学《请告得旨留别诸公》诗:“入世囏虞忧履虎,当门芳馥怕锄兰。”
《左传.襄公二十五年》:“太史(古代官名,夏、商、周三代时,为史官和历官之长,古时史官与历官不分,秦称太史令,汉属太常,以后历代名称隶属多有变异,但其基本职司是掌管天文、历法、史料)书曰:‘崔杼弑其君
《礼记.学记》:“玉不琢,不成器;人不学,不知道(道,此当指规律、事理)。”玉不经雕琢,不能成为器物;人不经过学习修养,不会成为有用之材。后因以“玉不琢,不成器”比喻必须经过锻炼培育,方能成就人才。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