源见“履薄临深”。比喻处于险境。三国 魏曹植《陈审举表》:“今臣与陛下践冰履炭,登山浮涧,寒温燥湿,高下共之,岂得离陛下哉!”【词语践冰】 汉语大词典:践冰
源见“分茅列土”。谓分封土地。《汉书.谷永传》:“方制海内非为天子,列土封疆非为诸侯,皆以为民也。”【词语列土】 汉语大词典:列土
表面上似乎爱好仁义,实际行为却相反。《论语.颜渊》:“夫闻也者,色取仁而行违,居之不疑。在邦必闻,在家必闻。”居之:以仁人自居。在邦:指为官。闻:虚名。其他 从外貌看很仁道,从行为看无德行。语出《论语
源见“梦惠连”。指因梦而得佳句美篇。宋晁补之《安公子.送进道四弟赴官无为》词:“水驿孤帆明夜事,此欢重省。梦回处,诗塘春草愁难整。”
臞(qú渠):瘦。此典指司马相如认为传说中列仙住在深山水泽之间,形貌清瘦。后以此典形容士人隐居山野,容貌清瘦。司马相如见汉武帝喜爱成仙之道,因此上奏说:“上林描写之事不算最好,还有华丽的。我曾经撰写《
同“隐鳞藏彩”。《文选.任昉〈宣德皇后令〉》:“在昔晦时,隐鳞戢翼。”吕延济注:“梁王在昔微时,暗潜其明,如龙凤隐鳞翼也。”并列 龙藏匿鳞甲,凤敛藏羽翼。比喻贤者时宜不合暂时隐居,怀才待用。南朝梁·任
《史记.晋世家》:“介子推从者怜之,乃悬书宫门曰:‘龙欲上天,五蛇为辅。龙已升云,四蛇各入其字,一蛇独怨,终不见处所。’文公出,见其书。……”晋公子重耳因国乱而逃亡,历尽艰辛,后返晋即位,为晋文公。晋
《尉缭子.天官》:“按天官曰:‘背水阵为绝地。’”又《史记.淮阴侯列传》载:汉将韩信攻赵,在井陉口背水列阵,大败赵军。诸将问背水之故,信曰:“兵法不曰:‘陷之死地而后生,置之亡地而后存。’”指背靠河流
同“战胜得道肥”。宋陆游《秋夜》诗之一:“身闲诗简淡,道胜梦轻安。”
何期:犹言岂料。健儿:壮士。这里指英勇的斗士。 有谁料到又在江南悼念烈士,挥泪如雨啊。 形容对死者的沉痛哀悼。语出鲁迅《悼杨铨》:“岂有豪情似旧时,花开花落两由之。何期泪洒江南雨,又为斯民哭健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