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字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悬车之年

悬车之年

亦作“悬车之岁”。悬车:把车子挂起不用。比喻居家辞官。古人以悬车之年,借指致仕的年龄,古时一般为七十岁。典出晋刘毅之事迹。刘毅(?-285年),字仲雄,东莱掖(今山东掖县)人。晋武帝司马炎时,为尚书郎、散骑常侍。帝以其忠謇正直,使掌谏官,迁太仆。咸宁初转司隶校尉,纠劾豪右,京师肃然。在职六年,迁尚书左仆射。尝上书武帝,极言九品中正制之弊,武帝不从。年七十,告老家居。后司徒举为青州大中正,但尚书以刘毅已致仕为借口,不授以官职。为此孙尹上表说:“往昔郑武公年过八十,还入朝为周司徒,虽然过了悬车致仕之年,也必定有可以用的地方。刘毅前为司隶校尉,直法不挠,当朝之臣,多所弹劾。所以他们不愿再让刘毅任职。”武帝听从了建议。

【出典】:

晋书》卷45《刘毅传》1278页:“昔郑武公年过八十,入为周司徒,虽过悬车之年,必有可用。”

【例句】:

唐·权德舆《赠司空李揆谥议》:“及逾悬车之年,奉绝域之使,受命即路,视险若夷。” 清·钱谦益《贺福清相公启》:“未逮悬车之岁,先为秉烛之游。”


偏正 古人年七十辞官家居废车不用,称为悬车之年。唐·许浑《贺少师相公致政》诗序:“少师相公未及~,二表乞罢将相。”△指70岁辞官家居的人。也作“悬车之岁”。


【词语悬车之年】  成语:悬车之年汉语词典:悬车之年

猜你喜欢

  • 三宿恋

    《后汉书.襄楷传》:“浮屠不三宿桑下,不欲久生恩爱,精之至也。”李贤注:“言浮屠之人寄桑下者,不经三宿即便移去,示无爱恋之心也。”后因以“三宿恋”指对世俗的爱恋之情。亦泛指对某事物的爱恋。宋苏轼《别黄

  • 鸢飞鱼跃

    《诗.大雅.旱麓》:“鸢飞戾天,鱼跃于渊。”孔颖达疏:“其上则鸢鸟得飞至于天以游翔,其下则鱼皆跳跃于渊中而喜乐,是道被飞潜,万物得所,化之明察故也。”后因以“鸢飞鱼跃”谓万物各得其所。宋陈亮《西铭说》

  • 扬州何逊

    源见“东阁官梅”。喻指爱梅之人。宋陈亮《眼儿媚.春愁》词:“寂寥聊似,扬州何逊,不为江梅。”宋 黄子行《西湖月.探梅》词:“扬州何逊在,试点染吟笺留醉墨。”

  • 鸡鸣潜度

    源见“鸡鸣狗盗”。借指用智潜逃。明张凤翼《红拂记.侠女私奔》:“讨的个鸡鸣潜度,听更筹戍楼中漏下玉壶。”

  • 执燧奔

    参见:燧象

  • 羲和湎淫

    《史记.夏本纪》:“帝中康时,羲、和湎淫,废时乱日。”南朝宋.裴骃《史记集解》:“孔安国曰:‘羲氏、和氏,掌天地四时之官。太康之后,沉湎于酒,废天时,乱甲乙也。’”古代传说,羲氏、和氏是掌管四时的官员

  • 树西靡

    《文选》卷四三刘孝标(峻)《重答刘秣陵沼书》:“冀东平之树,望咸阳而西靡。”唐李善注引《圣贤冢墓记》曰:“东平思王冢在东平。无盐人传云:思王归国京师,后葬,其冢上松柏西靡。”《汉书.宣元六王传.东平王

  • 流行坎止

    《汉书.贾谊传》:“贾谊,?阳人也。谊以?飞入舍,乃为赋。其辞曰:‘寥廓忽荒,与道翱翔。乘流则逝,得坎则止;纵驱委命,不私与己。’”贾谊在《�鵩鸟赋》中说道:水流顺着地面流动,遇到地面低陷的地方就积存

  • 泽枯之惠

    《隋书.炀帝纪下》:“恩加泉壤,庶弭穷魂之冤;泽及枯骨,用弘仁者之惠。”后因以“泽枯之惠”谓恩泽施及死去的人,形容深恩。明陈子龙《请假葬亲疏》:“恳乞皇上弘锡类之仁,布泽枯之惠。”

  • 隐然敌国

    同“隐若敌国”。宋阳枋《谢交割启》:“兹盖伏遇某官,贯日之忠,浑身是胆;隐然敌国,咸称细柳之真;贤若长城,岂类棘门之戏?”见“隐若敌国”。宋·阳枋《谢交割启》:“兹盖伏遇某官,贯日之忠,浑身是胆;~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