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字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扫雪烹茶

扫雪烹茶

《通鉴长编》载:宋陶谷得党太尉家姬,遇雪,谷取雪水烹茶(按或作掬雪水烹茶),谓姬曰:“党家有此风味否?”对曰:“彼粗人,安有此?但能于销金帐下,浅斟低唱,饮羊羔儿酒耳。”

陶谷取雪水烹茶,并向党太尉家姬卖弄,意在显示自家情趣风味的高雅。但当他听了姬妾的回答后,却面有惭色。作为一个官僚富豪,他似乎感到冷漠的高雅,反不及热烈的情趣能换取欢心。后以“扫雪烹茶”用为高人雅兴的典故,以“党家风味”喻指庸俗浮华的生活情趣。

元.苏彦文《斗鹌鹑.冬景曲》:“休强呵映雪读书,且免了这扫雪烹茶。”(见《雍熙乐府》卷十三)

清.孔尚任《桃花扇》第二十四出《骂筵》:“阮(大铖):晚生今日扫雪烹茶,清谈攀教,显得老师相高量雅怀,晚生辈也免了几笔粉墨。”

全唐诗》十一册史凤《八分羊》诗;“党家风味足肥羊,绮阁留人漫较量。万羊亦是男儿事,莫学狂夫取次尝。”


并列 烹茶,煮茶或沏茶。取雪煮茶。元·苏彦文《斗鹌鹑·冬景曲》:“休强呵映雪读书,且免了这~。”△用于社会生活习俗方面。↔焚琴煮鹤


【典源】宋·皇都风月主人《绿窗新话》卷下引《湘江近事》:“陶榖学士,尝买得党太尉家故妓。过定陶,取雪水烹团茶,谓妓曰:‘党太尉家应不识此?’妓曰:‘彼粗人也,安有此景,但能销金暖帐下,浅斟低唱,饮羊羔美酒耳。’穀愧其言。”

【今译】 宋时学士陶穀,曾买到原来党进家的歌妓。路过定陶时,陶取雪水烹茶,问此妓:“党太尉家不懂得这个吧?”歌妓回答:“他是粗人,哪懂得这些风雅事,到冬天只知道在销金暖帐里面,听歌妓低回婉转的歌声,饮有名的羊羔美酒罢了。”陶听了,觉得惭愧。

【释义】后以此典描写雪景; 或写富贵之家冬日的生活。

【典形】 党姬茶、党尉宅、低唱浅斟、浅斟低唱、扫雪烹茶、销金帐、学士雪、羊羔酒、胜党姬、党侯家、羔儿暖酒。

【示例】

〔党姬茶〕 明 · 冯惟敏 《鸿门奏凯歌·喜雪》:“折一朵浩然花,啜一盏党姬茶。”

〔党尉宅〕 元·乔吉《水仙子·咏雪》:“面瓮儿里袁安舍,盐堆儿里党尉宅。”

〔低唱浅斟〕 元·卢挚《寿阳曲》:“低唱浅斟金帐晓,胜烹茶党家风调。”

〔浅斟低唱〕 元 · 马致远 《拨不断》:“倒不如风雪销金帐,慢慢的浅斟低唱。”

〔扫雪烹茶〕 明·杨慎《渔家傲·滇南月节》:“扫雪烹茶人似玉,风动竹,霜天晓角肌生粟。”

〔销金帐〕 元·白朴《踏莎行》:“先生方喜就烹茶,销金帐里何人醉。”

〔学士雪〕 明·汤显祖《牡丹亭》:“学士雪炊他,书生困想他,竹烟新瓦。”

〔羊羔酒〕 元·白朴《德胜乐》:“偏宜去扫雪烹茶,羊羔酒添价。”


猜你喜欢

  • 为螳螂动杀机

    《后汉书.蔡邕传》载:蔡邕精通音乐。一次到邻居家赴宴,走到门口,听出屋里琴声露出杀心。他掉头走开。主人知道,连忙追上,问何缘故?蔡邕具实相告。后来那弹琴的人说,他弹奏时,偶然见到一只螳螂正欲捕蝉,他很

  • 伯琴

    源见“伯牙鼓琴”。泛指能奏出妙曲的琴。唐寒山《三字诗》之四:“泉声响,抚伯琴。有子期,辨此音。”【词语伯琴】   汉语大词典:伯琴

  • 好男不吃分家饭,好女不穿嫁时衣

    意谓有志气的男女不吃现成的饭,穿现成的衣。 表示人贵自立。语出元.无名氏《举案齐眉》二折:“常言道:‘好男不吃婚时饭,好女不穿嫁时衣。’小姐放心,小生若出去呵,拚的觅些盘缠,便上朝求官应举去也。”《

  • 鸱鸢啄腐

    源见“鸱得腐鼠”。喻庸人俗辈占有凡俗的权势利禄。闽徐夤《西寨寓居》诗之二:“鸱鸢啄腐疑雏凤,神鬼欺贫笑伯龙。”

  • 青藜照夜

    同“青藜照阁”。明屠隆《綵毫记.拜官供奉》:“青藜照夜思刘向,彩笔凌云羡马卿。”【词语青藜照夜】   汉语大词典:青藜照夜

  • 刘窟头

    《新五代史.刘守光传》:“其父刘仁恭,事幽州李可举,能穴地为道以攻城,军中号‘刘窟头’。”谓善挖地道攻城。后亦用以谓身死入土。宋孙光宪《北梦琐言》卷二十:“上闻丛荣伏诛,悲骇几落御榻,气绝复苏者再,由

  • 杖化龙

    《后汉书.费长房传》:“长房辞归,翁(壶公)与一竹杖,曰:‘骑此任所之,则自至矣。既至,可以杖投葛陂中也。’……长房乘杖,须臾来归,自谓去家适经旬日,而已十余年矣。即以杖投陂,顾视则龙也。”后因以“杖

  • 许由洗耳

    汉蔡邕《琴操.箕山操》:“〔许由字武仲〕以清节闻于尧,尧大其志,乃遣使以符玺禅为天子。于是许由喟然叹曰:‘匹夫结志,固如盘石,采山饮河,所以养性,非以求禄位也;放发优游,所以安己不惧,非亦贪天下也。’

  • 哀兵必胜

    《老子》第六十九章:“故抗兵相加,哀者胜矣。”王弼注:“抗,举也;加,当也。哀者必相惜,而不趣利避害,故必胜。”指势均力敌的两军相战时,充满激愤的一方,有必死决心,故能制敌取胜。后多用以比喻因受压迫而

  • 侍中血

    同“嵇侍中血”。唐罗隐《题段太尉庙》诗:“堪嗟侍中血,不及御衣前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