同“舌存”。清 黄遵守《将应顺天试仍用前韵呈霭人樵野丈》:“未知吾舌犹存否,终望臣饥得食诸。”
《晋书.陶侃传》附《陶舆传》:“臻弟舆,果烈善战,以功累迁武威将军……自是每战辄克,贼望见飘军,相谓曰:‘避陶武威。’无敢当者。”晋名将陶侃有侄名陶舆,骁勇善战,拜武威将军,人称“陶武威”。后遂用为称
源见“投笔从戎”。指弃文从武。唐鲍溶《壮士行》:“苏武持节归,班超束书起。”
同“莱公竹”。清王士禛《巴东秋风亭谒寇莱公祠》诗之二:“不见雷阳竹,中书事可怜。”
同“黄石略”。唐刘禹锡《郡内书情献裴侍中留守》诗:“兵符今奉黄公略,书殿曾随翠凤翔。”明 汤式《一枝花.言志》套曲:“虽道是浅识,寡学,这几篇齐 鲁论也不下黄公略。”【词语黄公略】 汉语大词典:黄
在千百个中间只保存下十个或一个。 表示绝大多数已失去,只有很少的幸存。语出晋.陆机《叹逝赋》:“顾旧要于遗存,得十一于千百。”后多引作〔存十一于千百〕。唐.韩愈《与孟尚书书》:“其大经大法皆亡灭而不
同“姓丁仙鹤”。唐鲍溶《寄卢给事汀吴员外丹》诗:“姓丁黄鹤辽东去,客倩仙翁海上人。”
源见“乘龙出鼎湖”。谓皇帝去世。唐姚合《敬宗皇帝挽词》之二:“荆山鼎成日,湘浦竹斑时。”
源见“流民图”。指反映民众疾苦的图画。清黄遵宪《武清道中作》诗:“监门图一幅,谁上九重看?”
同“萧寺”。前蜀韦庄《江上题所居》诗:“落日乱蝉萧帝寺,碧云归鸟谢家山。”【词语萧帝寺】 汉语大词典:萧帝寺